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推动金融反腐持续深化,要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同时现代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为确保自身健端正员工思想,树立合规意识。我们应时时绷紧合规一弦,使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为了合规而合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学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和规章制度,及时更新知识构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3)合规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合规文化建设本就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须循序渐进,而建设的重点则在于员工本身。在全行营造人人合规的文化氛围,不仅要加强合规教育,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合规建设文件、资料,还要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和排查工作。每个员工都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双重角色,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觉悟,也要及时发现和阻止他人的不合规行为。合规文化的建设贵在坚持,合规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树立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人人有责的合规意识,烘托和营造良好的合规氛围,逐步形成防控各种违规行为的动态防护网,最终会培育和创建具有我行特色的合规企业文化。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合规涉及银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员工。合规作为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越来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
(二)依靠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清廉金融。
(1)大力发展线上金融业务,让有权审批人和客户不直接见面,杜绝接触产生腐败。
(2)纪检监察大数据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从海量信息中比对数据,发现数据模式,寻找问题线索。纪检监察大数据平台是大数据很有意义的一个场景化应用。与传统场景相比,纪检监察大数据场景存在数据源头广泛、规则多样、线索隐蔽等特点。因此,特别需要有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能力,把各数据源的数据打通,形成关联,并通过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描述纪检监察业务。与传统手段相比,大数据手段能更全面、更高效地发现线索。我看到一些报道,北京市纪委监委利用大数据中心存储的车辆行车轨迹信息和公车号牌进行了数据比对,五分钟就完成了市属单位公车的检查,发现了个别涉嫌公车私用的情况。厦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巡察大数据平台,发现有地方漏发扶助金的问题。这都得益于大数据平台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进行关联性分析比对,环环印证,对疑似问题数据通过巡察组和镇街纪(工)委双重核查,找出问题所在。此外,纪检监察系统还可以进行数据体检,即通过数学建模,利用公式和函数来让机器理解政策如何执行、权力如何运行,在此基础上比对分析海量行权数据,准确发现可疑的问题线索,增强预警保护作用。
(3)大数据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入融合,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插上科技翅膀,其成果非常值得肯定。依靠合规文化和高科技筑牢制度防线,做到合规操作零风险。
总之,把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笼子扎细扎密扎牢,就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能腐问题。
三、加强道德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让金融从业者做到从业最高境界,做到不想腐,自觉做到廉洁从业。
提高政治觉悟和加强道德建设。补足精神钙,根治腐败。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宣传媒体和各级各类组织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家进一步认清:公生廉、廉生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方能兴天下;为私必贪,贪婪必腐,腐化必败。从业者自身也要算好人生七笔账: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族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只有这样,才能广泛深入地在全社会形成廉洁光荣,贪腐可耻、使腐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强大政治生态和舆论氛围,从灵魂深处解决不想腐问题。
总而言之,金融工作者时刻牢固树立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做到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只有这样,清廉金融文化长效机制建设也就构建成功了。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7月22日,江苏银行党委召开全行警示教育大会暨廉洁从业承诺发布会,对清廉文化建设和廉洁从业承诺作出具体部署,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近年来,江苏银行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的要求,积极践行银保监系统关于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指示要求,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从严治行,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实,努力践行清盈江苏廉润金融庄严承诺。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