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实战性教学的思考
李鸿敏王向阳摘要:根据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我校于2004年调整、修改了警体教学计划,增设了《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程。使警体教学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实战性教学的思考
李鸿敏王向阳摘要:根据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我校于2004年调整、修改了警体教学计划,增设了《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程。使警体教学更加贴近了当前公安工作实际,也提高了警体教学的质量和系统性。但从警体教学的现状看,师资水平、场地器材、教学方法还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就如何提高《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的实践性教学,本文结合我校教学改革,试述了《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的教学方法及改革措施。
关键词: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实践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01-02
前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犯罪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重大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凶残。为了有效地打击各类暴力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对人民警察的警体技能战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斗争的需要,公安部先后举办了《枪案临战处置培训班》、《查缉战术》、《擒拿格斗》培训班,还发了《关于加强公安业务教学训练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又下发了《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和一线公安民警实战训练工作的通知》。我校于2004年调整、修改了教学计划。增设《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程。但从《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现状看,还需广大警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怒力提高。本文就我校开设《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理论和实践性教学,谈几点看法,供同仁商榷。
1、从警体教学整体看《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
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而警体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们所培养目标的实现。目标决定课程,课程体现目标。所以警体课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警察专业培训人才的规格,即应用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警体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擒拿技术、射击等各科目教学中,往往各行其是事,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性的教学体系。这种脱离公安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严重地阻碍了警体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警体各学科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工程。而《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一方面使警体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全面,符合公安工作实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警体教学整体性、系统性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如射击技术与枪战战术;楼房攀登与楼道搜索战术、人质解救战术:擒拿技术与缉捕战术以及地形地物的利用、追缉堵截都与体能教学训练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开设。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彻底改变过去警体各学科自成一体狭窄的教学体系为互为贯通、相互作用的整体教学观。
2、《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要以实战性教学为目的
《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是一门应用性、实战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从理论教学人手,其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应突出实战性。在理论教学中对战术的基本理论,如概念、特点、原则等力求简明扼要。对组织战斗的内容、方法、程序等要作重点详细讲解,以增加学员的战斗实践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性教学中,要在基本掌握单警战术动作及小组战斗队形的基础上。把功夫下在学员的能力培养上,重点放在小组战术协同配合和综合演练的教学训练上。广泛地进行较为直观、接近实战的小组模拟演练,尽可能地缩短教学与实际的距离。实战模拟设计与操作程序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地形地物的选择与设计――案情想定与诱导――模拟演练――总结讲评。教学方法上可先培养骨干,由骨干担任小组指挥员,教师充当导演。通过教师对条件、情况、地形变换诱导,由小组长担任指挥。让学员从领受任务,定下决心到组织战斗的各个阶段的战术处置,都能充分发挥学员的思维创造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3、《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它受到教学目的、内容、任务和对象的影响,最终要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中。《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除了必须遵循其他学科所应遵循的教学规律外,还必须遵循其本身实战性、应用性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提示诱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综合练习等方法,能有效地保证《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实战性教学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