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走向卓越
——尖子生的培养策略浅谈
江西金太阳教育焦兆群
一、认识尖子生
对于尖子生的培养,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一是以为尖子生是天生的宝物,可望不可求,不是后天的努力所能培养的;
二是以为尖子生很聪明,根本用不着老师去培养,或者说,培养起不了多大作用;
三是以为老师培养不出尖子生,如果去培养的话反而会影响尖子生的健康成长,不如不去培养的好。
(一)尖子生的成长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
保送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后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担任清华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
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额奖学金,攻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
培养促进期
领域定向期
集中训练期
创造期
创造后期
早期影响
早期发现并因势利导
中小学教师作用
成长环境和氛围
青少年期广泛兴趣与爱好
培养上进和挑战精神
好家长
好伙伴
好榜样
好老师
拔尖人才的成长阶段
关键
(二)尖子生的特质
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有超前的学习意识
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有开朗阳光的心态
有坚韧的钻研精神
有敏捷的思维能力
有健康的兴趣爱好
学习上的表现
两个突出行为:爱思考、爱做题
人的智力相差无几,如何成为尖子生?他们并非总是那么聪明,只是他们更会学习。
研究性学习能力
有效的刻意训练
——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方法和路径
二、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特指学生在学习上围绕某一问题或主题,主动思考、探究实践、总结发现,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而言的学习方式。它仍然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像科学家一样”的学习,这与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内涵和要求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研究性学习能力”突出地表现为爱思考、爱钻研。
从优秀走向卓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