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32 5
年月
2 0 1 1 1 0 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0 1 1
论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批判及其超越
李永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湖北十堰
( , 200433; , 442000)
摘要尽管乌托邦一词通常是在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之间存在
: ,
着的密切关联则是确定的,这种关联性也建构了它们两者之间的二重性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都有批判现
实的一面,但马克思主义不止于批判,它更是变革与实践的哲学。近代乌托邦的历史进步观对马克思的唯物史
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马克思又以具体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进步观克服了它的抽象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乌托邦;历史进步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B0-0 :A :1673-0313(2011)05-0011-04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作为西方悠久思想文想乌有的代名词相应地
, ”、“”。,Utopian Social-
化传统的乌托邦主义常常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对也被译为空想社会主义追溯此种把乌托
, ism “”。
美好社会学究式的描述。从柏拉图的“理想国”, 邦和科学对立起来使用的传统, 不能不提起恩格
到中世纪文学关于乐园与黄金时代的描写乌托斯年出版的一部著名的著作社会主义
, 1883 ———《
邦也总是作为一种持久不断的倾向反复出现。直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正是这本书在马
至西方近代工业化时期, 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之克思主义传统中确立起了“乌托邦”之于“科学”
时,也是伴随着大量乌托邦社会主义方案一同浮恰如水火不相容般的经典用法: “这两个伟大的发
现的。所以要“回到马克思”,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
深层次理解,不能不提及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主义生产的秘密, 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
批判及其超越。自称是“当代西方为数不多的马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1]740而就马克思本
克思主义者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人而言他在年写作的黑格尔法哲
”· (Fredric , 1843—1844 《
就极为肯定地使用乌托邦一词把乌学批判导言中也曾在不能实现的意义上
Jameson), , 》, “”
托邦精神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精华: 抽掉乌托邦, 使用过“乌托邦的”一词, “对德国来说,彻底的
马克思主义将失去其精神营养, 又失去其最富生革命、全人类的解放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只
命力的回响。有部分的纯政治的革命, 毫不触及大厦支柱的革
命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一乌托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 ”213。
、于此从马恩两人的经典著述出发我们
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 、,
是否就可以说乌托邦之于马克思主义就是完全对
被现代英语音译为乌托邦的一词立的吗?众所周知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 Utopia , , 《
出自于托马斯莫尔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曾明确指出世
· (Thomas More,1478—》, 19
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
论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批判及其超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