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感觉
心理咨询员培训班
社会心理学
林春
08-09,2004
第一节概述
学科特点: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学科。
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谢夫勒1875年提出的。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著作。这标志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家的定义)
F1>.(1924)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1954):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的公式:
B=f(P,E)
B-行为 P-个体 E-环境 f-函数关系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微观的个体层面
中观的群体层面
宏观的社会层面
社会心理学简史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行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特点:对人性和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定性的经验描述和分析。
达尔文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阶段)
20世纪20年代开始
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特里普立特(1897),奥尔波特(1924)
瑟斯顿(1928),李科特(1932)
谢里夫(1935),莫里诺(1934)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二战后的社会心理学特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访谈
问卷
特点类型结构设计原则
档案研究法
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社会交换论
创始人:霍曼斯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
剥夺与满足命题侵犯与赞同命题
符号互动论
代表人物:米德、戈夫曼
基本假设
主要观点
社会认知论和场论
代表人物:奈温
精神分析论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
社会化是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和行为方式
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
终身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主要的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
学校
大众传播媒介
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外延
政治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语言社会化开始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角色扮演过程
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自我、自尊和身份
自我
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镜我
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理想自我
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出生八个月-3岁左右
社会自我:3岁-13、14岁左右。
心理自我:青春
第三章 感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