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安全教育.doc浅谈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安全教育
浅谈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安全教育
案例:
家长开放日活动结束后,一位小班爸爸急匆匆找到我,提议说:&qut;你们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柜子的边角都设计成了圆角,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孩子在喝牛奶时,习惯的头太尖了,建议你们把吸管统统剪成圆头,这样孩子才足够安全。&qut;
上述案例中的这位父亲,是千万家长的缩影。他们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给孩子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尤其是小班新生家长,孩子初次离开他们温暖的怀抱到&qut;小世界&qut;,父母担心老师照顾不全、担心孩子会受伤害等等。殊不知,成人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成长权力,将生活与孩子割裂。把安全教育变成了&qut;安全保护&qut;。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孩子们真的安全了吗?在成人的所为下,孩子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面对真正的危险孩子能不能自我判断,自如应对?显然不是,这种现状在逐渐严重破坏教育生态现状。孩子在成人的过度保护中,面对危险毫无防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及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易形成依赖、脆弱等不良心理素质。因此,光为孩子创设&qut;保护伞&qut;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如何从幼儿本位出发,将社会引向孩子,孩子引入生活呢?就此问题,我们作了小尝试:
(一)多元体验,培植意识,强化行为。
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剌激。孩子的学习必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从学习者内部构成的,所以在开展活动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主动性和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情景体验、专项体验等多元化体验形式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出发,快乐学习,主动建构新经验。
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剌激。研究中,更突出环境润物无声的特殊效应。如班级门口的&qut;温馨提示&qut;、走廊里&qut;安全自护,情系你我他&qut;专项话题交流板、户外活动时&qut;友情提醒&qut;栏等等。不仅唤醒幼儿,更提醒了成人。
除了提供必要的保护,如家具的圆角设计、软质地面等硬保护,作为老师更要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为了调动幼儿主动意识,我们将权力下放,让他们学会自我观察、判断,从而做到主动防险,逐步形成自护意识。如大班的&qut;安全早知道&qut;环节,由值日生利用有3-分钟时间,主动察险,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又如自创安全标记张贴于区域、大型玩具等地方。同时,我们还将眼睛越过围墙,带孩子走进社区,去寻找、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看懂公共场所的安全提示板,做到双管齐下。
3. 情景重现引人入胜
安全教育,跟其他活动有别的是,不能光靠孩子的&qut;说&qut;,而是要靠孩子真真切切的&qut;动&qut;,才能突现。我们及时抓住主题中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幼儿参与体验,调动孩子积极参与性,构建新经验。如&qut;不跟陌生人走&qut; 、&qut;迷路的小熊&qut;等活动中,我们为孩子提供的情景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很贴近,激发了孩子的参与热情,在亲身体验中,建构了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生活中处处存在危险,有的可以防止,有的却是防不胜防。如小班幼儿,由于生理的发展决定了他们不会灵敏的躲闪危险,从而经常发生小朋友互相碰撞的现象。针对于此,教师对幼
浅谈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安全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