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需要我们深思慎行。为此,特制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蓬勃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
二、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提出,在20世纪内,实现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的目标。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如下:
1、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范之中。学校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讲课与提问、实验指导、辅导答疑、考试、考查、监考等场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学生个个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发言、讨论、辩论和演讲。
3、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教职工与家长沟通时也必须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将对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良好语言文字面貌奠定坚实基础。
5、学生在各学科各课程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如课堂提问、答问问题、课堂讨论以及校园内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等。
(二)使用规范汉字。
汉字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和普及规范汉字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培养学生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抓好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工作。
1、各学科教师具备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其中语文教师熟悉汉字的各项规范标准。教师书写教案、编写教学计划及撰写其他教学文件时均应注意用字规范,教学中直接面对学生的文字使用,如板书、多媒体课件、试卷、作业阅批等方面必须严格要求,不得使用不规范汉字,避免以讹传讹,误导学生,误人子弟。教师在板书、课件、投影、作业批改等面向广大学生的手写字,一律要求使用规
2、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字规范化标准知识教育,加强对学生写字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用字规范意识和书写技能,能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能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