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诗人,女诗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女人,诗人,女诗人
摘要:艾米?洛威尔(1874―1925)是美国20世纪初颇具影响力的女诗人和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之一,《姐妹》是她反映她女性主义思想的著名诗篇。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该诗,逐层剖析诗人在寻求“姐妹”的支持的过程中的欣慰与无奈,并与女诗人的真实境遇对照,从而揭示出她寻求心灵慰藉与指引终不得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艾米?洛威尔;姐妹;女性主义

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 1874―1925)成名于20世纪初英美诗坛,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之一为大家知晓。她一生中共创作了650多首诗,生前因为“创造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时期,使在这十年里献身艺术的人和即将开始他们艺术生涯的人都受益匪浅”而享有盛誉。但因其女性身份,在她去世后,她的诗歌一直被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和男性权威的评论界所忽视,直到70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她的诗歌才再次得到关注。《姐妹》是她晚年写下的著名诗篇,表达了她在寻求自我的路途中的跌跌撞撞,想要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但寻寻觅觅,依然痛苦,迷茫。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该诗,逐层剖析诗人在寻求“姐妹”的支持的过程中的欣慰与无奈,并与女诗人的真实境遇对照,从而揭示出她寻求心灵慰藉与指引终不得的真正原因。

《姐妹》描述了诗人由于对自我的角色定位缺乏自信,企图寻求权威来证明自己,去寻找那久远的精神亲戚,知音,她的姐妹从萨福,到勃朗宁夫人,再到迪金森。她追溯了自己的妇女文学传统,所以与毋庸置疑的现代男诗人谱系相比,艾米?洛威尔的《姐妹》实在是一个勇敢的尝试。分析该诗,可发现她困惑的真正原因是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一个没有自己声音的群体,她们无法言说又羞于言说,在男性叙事的既有模式里,她们慢慢地失去里自我,自我角色混乱,不知道该怎样在做个女人和做个诗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首先,她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身份感到混乱。她最先找到了萨福,这个在情感上和她最亲近的人,同样是女同性恋者,有着一样的孤独,叛逆和激情,但是女同性恋者的身份把她排除在了男人和女人之外,她既不能像个男人那样去战斗,挥洒她的智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创的路,即使走出了,也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她也没法像个女人那样,做个贤妻良母,她所能做的只是像萨福那样,做个情人,写情诗,“把冲动的情绪像鲜亮的气球一样放飞于清晨的天空”。然后,她来到了勃朗宁夫人的温坡街上的紧闭着门的房间,对勃朗宁夫人,她一直同情并蔑视着,同样系出名门,“她的心被困在僵死的传统中”,为种种模式所束缚,尽管她一直试图逃脱种种的角色限制,勇敢走自己的路,但是她依然对自己所欠缺的妻性和母性无法释怀,“对很多妇女来说,要在做母亲和一种有创造性的职业二者中选择需要痛苦的斗争。”其实她一直在逃避的就是她想要找寻的:既能产诗,又能产子。所以她在同情勃朗宁夫人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处境,有时候,生活就是一个悖论。最后,她和迪金森邂逅在她的花园,这个不孕,没有女人味,头脑发达的老处女也许会给她一些欣慰,这个把一生都交付给诗歌与形而上学的女人,这个
“把女人味篷在大树枝上,和星星打了很久很久的球”的女人,这个即使“一件衣服被挂在树上,最后竟没有任何欲望把它拿下来”的女人,这个即使“痛苦,饥饿”,也要在白纸上写出诗篇的女人,她可以欺骗自己“赢了”,但是她完全丢失了作为女人的身份的

女人,诗人,女诗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