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养生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道教文化中所蕴含的养生之道,强调内心精神的调整,关注自然规律的影响,寻求生命的长存。虽然这样的养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夸张体现了“精”“气”“神”的功能,且具有神秘性,但它从本质上来说,体现了一种注重心静、顺道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精神。本文主要研究了道教文化养生的基本内涵以及现代价值。
【关键词】道教文化;养生;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60-01
一、道教文化养生的内涵
(一)“重人贵生”的道教养生人生观
大部分宗教教义都认为人生来便是受苦的,幸福生活仅仅存在于虚幻的极乐世界中,认为只有今生遭受各种痛苦的历练,来生才能够得到快乐与幸福。所以大部分宗教都体现出重神轻人、重灵魂轻形体等神学性质。而在道教文化养生中,对于人的生命观点一直都是“重人贵生”,它提出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生活在世间是一件幸福的事,生命结束才是最为痛苦的。因此养护生命对于人的生存、生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道教教义中对于生命价值的重视,直接融入到观生、修生、存生、保生、贵生、爱生的思想中。人们必须要反思生命和道之间的和谐统一问题,重视生命、热爱生命,保养和道连接的生命,坚持做到形神皆修,身心全面发展,让生命和道能够合二为一。正是如此,道教才将人身心的修炼和养护当作是人生中的大事来看待,另外还提出如果希望能够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则必须要以珍视自己的生命以及注重养护作为前提。通过广大信徒对于道教文化养生的研究和思考,道教也慢慢开始形成了自身的一套养生方法。[1]
(二)“天人合一”的道教养生宇宙论
老子提出,“道”和天地万物都从“自然”而来,人体内环境和自然必须要保持和谐与平衡,这也是人类健康生存以及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应当遵循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道教文化养生中,唯有不断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才能够确保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人体内环境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受到影响或者破坏,人的身体往往会出现各种疾病,甚至会加速死亡。因此,道教对于养生大力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人们的各种养生活动必须要以自然规律为依托,在这一前提下来认识与拓展养生活动。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雨露等各个因素都能够成为养生活动的工具,不但如此,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受制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四季气候环境的差异、温度的改变会对人们身体内各个器官产生影响。因此,道教对于实践养生活动会结合具体的时间、季节、气候来调整养生方法,真正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形神合一”的道教养生生命观
“形神合一”指的是形体和精神相联系进而构成和谐的统一体,这里的“形”即是人体内部器官以及身体机能活动,而“神”即是思想或者精神上的活动。道教理论中提出神无法脱离形体而存在,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所谓
“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即是如此。这样“形神合一”的理念和其他一些宗教所提倡的养生观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道教养生活动来说,支持“性命双修”的做法,将人的形体与精神同时进行养护,不仅注重精、气、神等方面的修炼,同时强调人的生理健康,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让其相互促进发展。
二、道教文化养生的现代价值
道教文化养生中所提倡的“清心寡
道教文化养生及其现代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