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文化.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文化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文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文化
头发对国人的重要性
头发与政治:中国人是一个重视发型的国家,儒家从伦理的角度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的观点后,保护头发成为当时人们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因此,刑法中就有以头发作为惩罚对象的中国古代有过“髡刑”,即一种剃去人头发的刑罚,春秋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淳于髡,就是受过这种刑罚而得名的。在特殊情况下,人们还会“割发代刑”,以示惩罚。如三国时的曹操,他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军令,又不能被处死,就执行了“割发代刑”。
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尚未萌芽,因此这个时期懂得人们都是以披发为主。
原始社会后期: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到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固定,这树枝便成为簪子的起源。炎帝时期妇女的发型主要有三种:即披发、椎髻和编发
各朝代的女子发型
商周时期
笄是商代最常用的发饰。笄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按材质不同可分为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妇女双用发笄,将之斜插于发髻两旁。笄的形式多样,有的雕成双鸟,状如鸳鸯。商代的妇女有梳双鸡双髻的习俗
周代的妇女大都蓄发,将头发挽成髻鬟,用笄以贯之。并且其有梳高髻的习俗
商代骨笄、商代簪
高椎髻,抛家髻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出现了以假发梳起高髻以求美的风气。这种假发称作“髢”。
战国时期,妇女的发髻往往向后倾,近似后世的“银锭式”或“马鞍翅”式样。例如《龙凤仕女图》,画中妇女的发髻向后倾,是战国时期妇女发髻的典型式样。
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以后,要求宫中的妇女着桃花妆,梳神仙髻。神仙髻即是当时流行的回心髻,是椎髻之外的一种新髻式。于是,双鬟望仙髻出现了,后来演变成十二环髻。秦代的发髻还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等。
凌云髻
汉代时期
汉代以后,妇女的发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一是官服方面,汉代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其二,富贵人家妇女的发髻形式逐渐由后倾向上推移成为高髻,并搭配上奢华的装饰品。其三,普通人家的妇女仍然喜欢朴素的裸髻。汉代妇女发髻的式样丰富多彩,有推至顶端的,有分至两边的,亦有垂至脑后的。发髻的编梳方法不同,使得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发髻。
汉代发髻
坠马髻推髻倾髻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胜利的果实
  • 文件大小112 KB
  • 时间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