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的患者。
一、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WG00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痔(混合痔)临床常见证候:
风伤肠络证
湿热下注证
气滞血瘀证
脾虚气陷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第一诊断为痔(混合痔)。
。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TCD编码:BWG000)和混合痔(ICD-10编码:)的患者。
,无手术禁忌证。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
(1)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
(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
(3)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
(4)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
(5)孕妇。
(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证、舌、脉特点。注意证侯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
(4)凝血功能。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6)心电图。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超声、电子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