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平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及分类地位
广义定义:平菇泛指侧耳属[Pleurotus(Fr.) Kummer]中一些可以栽培的种或者品种。
狭义定义:
平菇: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Quél.]
姬菇:黄白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et)Rolland ]
小平菇
(一)平菇定义
侧耳属存在复合种的现象,一个复合种下面有若干个种,种与种之间存在部分亲和性,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
(二)分类地位:
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
第一节、概述
二. 栽培史
第一节、概述
早在2500年前中国和远东地区就有种植,但一直处于半人工栽培阶段。
1930年,我国木屑栽培侧耳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代料栽培食用菌的开始。
1972年刘纯业用生料棉籽屑培养侧耳成功后,河南、湖北、河北等省开始大面积栽培。
1978年河北晋县利用棉籽屑获得高产后,栽培更为广泛,近年来侧耳的栽培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以糙皮侧耳为主)
(一)子实体
菌盖:5-21cm ,颜色从白色至灰白、青、灰色, 初呈扁半球形,后平展,呈扇形。
菌柄:有或无,肉质至半纤维质,菌柄侧生(姬菇是近中生)。
菌盖较小,灰白,菌柄较长,近中生
菌盖较大,扇状,白色,菌柄较短,侧生
:白色或灰白色,在菌柄上延生。
菌盖青色,菌褶白色,在菌柄上延生,菌柄侧生
菌褶灰白,菌柄上延生
/article/other/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孢子印,白色
http://res./resources/article/student/others/zt100127/zt/cz/sw/
,孢子印白色。
孢子的电镜照片
担孢子
担子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二)菌丝体
双核菌丝:有锁状联合,可孕
单核菌丝:无锁状联合,不孕
锁状联合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气生菌丝旺、密,
在试管中可出菇。
平皿中的气生菌丝
试管中的爬壁现象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适宜环境
质配
生理成熟,
开始纽结
柄不断加粗,
顶端产生菌盖
核配减数分裂
(三)平菇生活史
担孢子
单核菌丝
双核菌丝
原基
成熟子实体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食用菌栽培--平菇栽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