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夜间透析治疗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夜间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尿毒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血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夜间血液透析)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30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素(PTH)水平计算Kt/v值及皮肤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P<。两组血清PTH、±,±,P<。结论:夜间透析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治疗后明显低于普通血液透析,能更好的控制磷水平,及调节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从而缓解慢性肾功能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皮肤瘙痒。
关键词夜间血液透析皮肤瘙痒尿毒症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sup】[1]【/sup】。本研究采用夜间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观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计算Kt/v值及皮肤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血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7~66岁,±;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间9个月~7年,。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4~67岁,±;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间5个月~6年,。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4周的治疗。治疗组每周3次夜间透析(NHD),每次7小时。对照组每周3次普通血液透析(HD),每次4小时。均使用F6透析器,37℃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200~250ml/分,透析液流量200~280ml/分,透析时钠离子浓度140mmol/L。均使用罗盖全胶丸。
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患者血液透析8周,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VAS是借用疼痛的评分方法,基本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标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瘙痒,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瘙痒,评测时将有刻度的一面朝向操作者,无刻度的一面朝向患者,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0~10之间标出自己的瘙痒程度所在的位置(患者并不知具体分值),由操作者读出具体分值,并记录,所得分值为皮肤瘙痒分值(IS),并人为地划分如下:0~2分无瘙痒,3~5分轻度瘙痒,6~8分中度瘙痒,>8分重度瘙痒,因单次测量其主观性较大,缺乏相应的客观性评价,故采用多次测量操作,以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本研究均以每人10次测量操作计分之和作为统计变量,记为Is值。8周治疗前后测量甲状旁腺激素,血磷及Kt/v值。
统计学方法:各项观察指标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sup】2【/sup】检验。,以P<。
结果
观察组皮肤瘙痒缓
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夜间透析治疗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