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二胡演奏的揉弦技巧.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二胡演奏的揉弦技巧



【摘要】揉弦又称吟弦,有滚揉、压揉、滑揉之分,是二胡演奏中最主要也是使用最多的左手技巧,表现力极为丰富。二胡演奏中,揉弦技巧的巧妙运用,为冷漠的器乐音调赋予了生命力、增加了活力,把声音装扮得更加柔美、圆润、悦耳动听。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二胡;演奏;揉弦;技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74-01
二胡演奏中,揉弦的应用极为广泛。一般说来,只要音符的时值允许,都可以通过揉弦对声音加以装饰、润色。至于哪些音需要揉弦,完全由演奏者自行处理。
一、滚揉
滚揉是刘天华先生从小提琴的演奏技巧“颤指”中借鉴到二胡演奏中来的,演奏时持琴的左手手掌以腕为轴按照一定的频率连续地落下、抬起(反弹回来),带动按弦手指不断地屈、伸、屈、伸……使接触琴弦的指端在琴弦上形成有规律的上下滚动,不断地改变着有效弦长(从琴码到手指触弦点的距离),让声音产生波纹状起伏。
二胡演奏中的滚揉虽然是从小提琴的演奏技法中借鉴过来的,但二胡与小提琴的乐器构造有很大不同,因此不能不对演奏技法产生影响。二胡不像小提琴那样有指板,琴弦是悬空的,当按弦手指在悬空的琴弦上做滚揉动作、改变有效弦长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并改变着对琴弦的压力,所以,二胡演奏中的滚揉实际上是一种滚、压结合的揉弦方法。
二、压揉
压揉是单纯通过改变按弦手指对琴弦施压的轻重,使琴弦产生有规律的松紧变化,让声音产生波纹状起伏。压揉所产生的声音波纹,其波幅比滚揉大,更适于表现比较激烈的音乐情绪,在一些传统乐曲的演奏中被较多采用。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表现了一村妇在江边遥祭因服徭役而死于他乡的丈夫的悲痛欲绝场景。细听名家的演奏,正是用压揉所产生的激烈波动,与某些音符有意不揉弦取得的直音,产生了强烈对比,有效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使得乐曲情感的表达极为生动形象,感人肺腑。
一提到增加按弦手指的压力,我们往往容易想到“抠”或“抓”,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称压揉为“抠揉”或“抓揉”。但笔者以为也许这里存在一误区,许多人之所以迟迟练不好揉弦,正是一开始就误入了“抠”、“抓”的歧途。稍留意会发现,当做“抠”、“抓”的动作时,左手的手形已由原来自然放松的正常状态改变成了紧扣琴弦的僵硬状态,“抠”或“抓”的声音波动频率也明显快于正常的揉弦效果,甚至给人以“痉挛”的感觉。如此,揉弦不仅不能美化声音,反而会破坏音乐的美感,甚至令人产生厌烦心理。
要练好压揉,尤其要注意如下几点:不改变手形;坚持手掌带动手指的原则;力戒“抠”、“抓”。
三、滑揉
二胡演奏中的滑揉是从坠琴的演奏技法中借鉴过来的。坠琴是流行于河南、山东一带的一种民间乐器,琴杆比二胡长,有指板,演奏时靠触弦手指在指板上上下滑动,让声音产生波纹状起伏,取得揉弦效果。在演奏《河南小曲》《一枝花》等具有河南、山东一带民间风格的乐曲时,滑揉技法的应用对于突出地方风格、增强感情色彩有重要的作用。
滑揉的声音波纹状起伏,比压揉的效果更强烈。如今,这种揉弦技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现代乐曲演奏中,尤其是在表现大喜大悲之类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乐曲时,在某一个长音上运用滑揉技法常常会有令人震撼的效果。

浅谈二胡演奏的揉弦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