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健美操课程标准.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健美操课程标准 】是由【我是开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健美操课程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健美操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授课系(部):体育部
学分学时:1 个学分 24 学时 编写执笔人:孙红梅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审核日期:
系主任审定签字: 审定日期:


课程定位与作用
健美操课程是学校公共体育的核心课程,是学校建设重点课程之一,是以身
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应职、任职能力与素质为主要目
的的公共必修课程。定位是:
(1) 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的基础课程;
(2) 发展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提升通用职业能力的职业准备课程;
(3) 传授健美操相关知识的教育课程;
健美操课程的作用:
力争把最新最受学生欢迎的健身、健美操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全民健身带入
大学校园,使大学生健身成为一种热潮, 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健身意识,为学校
培养健美操人才,为社会培养健身指导员、带头人。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是平行课程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健美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素质
提高、适应职业生涯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思路
1
实践技术部分(22 学时)
1、专项素质练习(2 学时)
(1)肩、腰、腿的柔韧性练习
(2)上肢、下肢、躯干力量练习
2、健美操基本动作及队形(2 学时)
(1)上肢动作:手型,上肢动作
(2)下肢动作:各种基本步伐
(3)基本造型介绍
(4)队形介绍
3、健美操成套动作(18 学时)
(1)基本步伐组合及其变化
(2)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套)
实践技能部分(2 学时)
1、领操教学实习
2、个人创编组合动作
3、队形创编
4、集体成套动作创编
理论部分:(4 学时)
根据教材内容,如健美操的起源和发展趋势、基本概况、运动特点、裁判基础知
识等,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并进行理论考试。
学习情境设计
情境 1:掌握《全国健美
学习情境 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 参考学时 20 学时
四级基本动作
3

2、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主要学
3、熟练掌握《四级套路》成套动作
习目标
4、基本了解创编队形的方法
5、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灵活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工作 2、使学生 90%的掌握基本步伐的要领
任务 3、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反应能力
4、初步掌握队形创编
教学
练习场地:体操房 设施:组合音响、CD 光盘、电视机
条件
教学 1、讲解法;2、示范法;3、提示法;4、带领法; 5、完整法与分解法;
方法 6、重复法;7、线性渐进法;8、金字塔法; 9、递加循环法。
考核
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考核
方式
子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学时
使学生熟练掌握健美操七个基本步伐,为成套
1.学习健美操基本步伐 2 学时
套路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基本掌握健美操成套套路的练习,提高
16 学时
动能力和协调性运
使学生能了解健美操创编方法,队形变化设计
2 学时
和灵活运用。


教师基本要求
4
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型”,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又统一
于健美操的鲜明特点,能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技术、技能,掌握身体锻炼的
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对健美操课程进行一定的教学与研究。
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健美操成套套路的教学和教学过程需要,宜采用讲授法、完整法与分解法、
线性渐进法等教学方法;对健美操队形创编的教学内容,宜采用任务驱动法、案
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健美操课程的评价体系内容
1)自评、互评;2)教师评价;运动能力占 50%,理论考试评价占 10%,创新能力占
20%,课外训练表现占 10%,学时成绩、出勤率、合作能力、作业
笔记及道德风尚等 )占 10%,按百分制进行评定。
考核要求:
,更重视过程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积极参与和创新精
神的评价。强调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的幅度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
特长,补其所短,激励进步,特别是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弱学生的特殊情况 ,
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信心。
。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 ,均能以可测量
数据从而判断人的身体发展。上述三项指标也是体育过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其评
价的方式应当是自身锻炼前后的比较以及和同龄人的平均数比较。而学生体育态
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 ,具有明显的
定性特征,难以量化,可采取定性评价法或模糊综合评判法。


编写健美操专项教材,建设重点课程网站,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健美
操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带、健美操官方网站、教学资料等。
5



6

健美操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开始
  • 文件大小220 KB
  • 时间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