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不速之客
当外来物种与当地物种,特别是与当地的濒危物种产生激烈的竞争,并剥夺当地物种生存和繁衍的条件时,就构成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一种毁灭性侵略,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因此称其为“入侵”一点也不过分。
生物入侵是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古老而新鲜的环境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生物入侵早在几个世纪前在许多地方就已发生;说它新鲜,是因为在各种环境问题中,至今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是相对陌生和模糊的。其实,无论是前年一度引起我国境内恐慌的食人鲳事件,还是去年的SARS、今年的禽流感,无不与生物入侵有着密切的关联……
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生物,既包括动物、植物,也包括各种微生物(如各种细菌、病毒等)。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均可能通过空间、海洋、淡水、陆地等途径进行国际间转移,这种转移可能是自然作用的结果(如风吹、水流、迁徙物种的途中携带等),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人为导致的。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
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植物的迁徙伴着病虫害
外来的植物也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影响。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三种外来植物,但过了一个世纪,外来植物就达到91种,欧洲植物占到了当地植被数量的一半。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为的是提供树篱。它很快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的障碍。到1925年,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最后,靠着引进南美的毛虫――它们以刺梨为食,刺梨才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了控制。
随着植物间的相互引入,植物病虫害的传播也在各地间广泛流传开来。亚洲的栗子枯萎病(亚洲品种对此病已经具备
生物入侵不速之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