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原理研究
如何规定艺术
王亮章建刚
一艺术定义在世纪西方美学中的两个类型
世纪后半期西方有一些实证主义传统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极
端地认为,艺术是开放的,因而不可定义。莫里斯韦茨就“声称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任何封闭的艺术定义都将使艺术创
造成为不再可能”(转引自拉马克“:《英国美学杂志》年”,
《哲学译丛》年第期,第页)。他的意思是说“:并没有一
种认识的标准可以构成(艺术定义)必要和充分条件。因为在我们断
言某种东西是艺术作品之时,可以拒绝承认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
件,甚至认为艺术作品必须是件人工制品这种传统上被认为是艺术作
品的最基本的条件也能被拒绝(”《美学问题》,第页,转引自胡
健:“艺术是不可定义的”,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年第期,
第页)。在发誓“拒斥形而上学”的分析哲学传统中,这种意见相
当典型。
然而这并不能取消给艺术一个定义的努力。世纪结束的时候,
分析哲学家们不那么自信和自负了。他们承认,一个可以区分艺术与
非艺术的标志是必要的,且这个问题肯定将被哲学家和美学家们合理
地带入世纪(参见同上文, 哲学译丛》年第期连载,第
页)。
分析哲学家不是铁板一块,不少分析哲学家已经意识到自身的缺
陷,因而希望分析哲学向历史主义运动。丹图( 、迪菲
)等人通常被称作是“程序论”或“制度论”的代表。
这种理论强调,一件作品是否被当作艺术主要要由特定的社会氛围来
决定,尤其是由画廊或博物馆、艺术权威、批评家、评选委员会,或
者是在先的其他得到公认的艺术作品所决定。
分析哲学来源于经验主义,而经验主义的问题在于,经验又被还
原为感觉,最终成了“存在就是被感知”。分析哲学虽然强调语言分
析,而分析的基础、标准、尺度还是经验、感觉,是观察和归纳。因
此上述的讨论仍然缺少基础。例如艺术作品由艺术家、批评家、权威
来确定,那么这些专家、艺术家又是由谁来确定的呢?!假如“在先
的艺术作品”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那么它们肯定无法成为
世纪的先锋艺术家作品的资格认定标准。由于历史都被还原为“经
验”,即相对的“短时段”,所以经验主义成了“近视”的代名词。
世纪西方美学关于艺术的定义的另一个极端由海德格尔代表。
从我国近年出版的文艺学教材来看,海德格尔的影响显而易见。海
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不能相互确认、相互定义,“艺术家
和作品都通过一个第一位的第三者而存在。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
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它就是艺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
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年版,第页)。换句话
说,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艺术,即通常说的艺术的本质。而对艺术,
或艺术的本质,海德格尔的基本定义是:“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
生”,或简单地说“:艺术的本质先行就被规定为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
品(”同上书,第页)。海德格尔类似的表述还有“:艺术乃是根
本性意义上的历史”“;艺术是历史性的,历史性的艺术是对作品中的
真理的创作性保藏(”同上书,第页),等等。
海德格尔的艺术定义与其整个哲学一样,被分析哲学认为是“玄
①陈旭光:《艺术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傅道彬、于茀:
《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学”,是无法被经验证实的,因而是没有意义的。然而他的话有这么
大的感召力,使很多中国美学家喜欢。海德格尔的魅力也许就在于他
把人的真正的存在作为一种尺度悬在了现实生活之上,有如阳光照亮
大地,指引着生活。同时,这个尺度,即人的真正存在方式,就是真
理,它的发生就是艺术。真理通过艺术向现实中的人、遗忘了真正存
在的人发出召唤“。歌唱即实存。”海德格尔的哲
思也有几分像诗歌。但说到底,问题在于我们必须作出一个判断:我
们到底生活在哪里?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我的意思不是说人类有不同的世界、地球或宇宙可以选择居住。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对这个世界我们却不一定有清醒的认识。例
如我们仅仅是生活在那个由自然科学所处理的、物理和经验的世界里
吗?而假如我们说,不,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富于意义的世界里,那么
那些意义又在哪里呢?!我觉得,人的生活永远是受到指引的;历史
总会显示出一种方向性;价值问题无论真、善、还是美都是
确定无疑的。但这些都需要获得实质性的说明。这就是哲学家、美学
家的工作。
因此眼下,我们虽然可以承认海德格尔或是现象学过于晦涩,但
还是要承认他的问题。我们要用更易懂的话把艺术的真理揭示出来。
于是我们想到,应该通过与海德格尔之类的哲学家的对话,推动我们
自己的理论创新,比如推动在世纪年代极具影响的实践美
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艺
艺术学-社会科学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