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打造新金融 构建新农村融资体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打造新金融构建新农村融资体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的投入非常有限,加上农村自我造血能力弱,导致了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文章认为,要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当务之急是创新农村金融,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融资体系。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金融;融资体系
[作者简介]蒙筱逸,广西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011-03
资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血液。没有资金的投入、融资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是一句口号。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打造新金融、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融资体系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三农”“贫血”、“失血”资金缺口大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支持政策难以落实到位以及金融支持趋于弱化等造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严重短缺。据统计,1998―2005年,%%,%%。1994―2004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财政支农资金、银行贷款资金占比的下降,造就了“三农”的“贫血”,凸显了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
与此同时,“三农”还在“失血”,“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快速收缩县域机构网点,留存机构通过上存资金将大量农村资金抽走,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又转移大量农村资金,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也正逐步趋于投向更有利可图的非农领域,由此,农村资本大量流向城市和企业。据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统计,广西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已从2002年的4382个降至2005年的3545个,截至2005年6月末,广西县域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从县域抽走)400亿元,占其吸收存款资金总量的比重高达41%。据估算,在全国范围内,仅邮政储蓄一家从农村抽走的资金就达
6500亿元。
“贫血”、“失血”造成“三农”的巨大资金缺口,有研究机构估算,近年来,“三农”资金缺口每年高达1万亿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有专家推算,仅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投入的资金总量可能超过4万亿元,平均每年资金投入要达到2700亿元。整个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额度将更大,中唐双宁预测,至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将达15~20万亿元。如果按全国的行政村为单位来估算,(广西14372个行政村),一个行政村完成所必须的固定资产投资约需600万~1000万元,以平均800万元计算(广西应高于全,以900万元计),(广西约1300亿元)。如果按20年计算,每年投资约2500亿元(广西约65亿元)。

二、“三农”“血液”从哪里来

一是农民自身收入或集体经济收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理应是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5年国家实施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且给予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但农民整体上收入水平还比较低,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365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农民不具备经济上的投资能力。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广西属西部省区,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弱,很多村镇都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一句话,农村有需求但力量不足。
二是财政预算资金。2006年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出了今后国家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的决定,真正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支农战略。国家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转向农村,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将逐年递增。但从实际需求来看,这一递增距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仍相差甚远。2005年中央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93亿元,与本文指出的专家推算的每年2700亿元的资金需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尽管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在大幅度增加,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相比,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依然显得捉襟见肘,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决定其只能起到补充和引导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社会资金。从2005年尤其是2006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来看,我国拥有规模较大而又有投资需求的社会资金。但是由于农业所需资金的量大、投资效益低、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高,所以,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农业始终无法真正吸引社会资金的

打造新金融 构建新农村融资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