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朱元璋的“山寨式”治国.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朱元璋的“山寨式”治国
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勤政著称。当然,朱元璋勤政是有原因的。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亲手废除了秦汉以来一直沿用的丞相制,独揽大权,独断朝纲,且事无巨细,皆“躬亲之”。但深究起来,他的勤政缘于他的“山寨式”治国。
朱元璋早年投身红巾军,后几经搏杀,成为绿林豪杰,对“山寨式”治理和管制可谓轻车熟路。但坐上龙庭的朱元璋,依然奉行山寨式治国,竟把堂堂的大明王朝当成一个硕大的“山寨”,他自然就是“寨主”。在31年的“寨主”生涯中,朱元璋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勤于“寨”务,忙于“寨”事。
首先,朱元璋战战兢兢地守护着“寨主”之位,唯恐被人夺走。他的“寨主”之位本来是从蒙古人屁股底下抢来的,抢夺成功后,他又怕被强人夺走。他清楚,在弱肉强食的“山寨”里,丛林法则就是最高准则,稍不留意,“寨主”之位就会易主。所以,朱元璋守护起他通过血腥手段夺得的大位来,倍加小心,倍加努力,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凡是他认为对大位有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的人,不论是谁,就一个字,杀
!于是,朱元璋杀功臣,他认为功臣劳苦功高,而且目睹或协助过自己夺位,难免会产生联想,甚至会效法自己的夺位之举,是颇具威胁的“奸党”,所以,他诛杀开国功臣。大搞株连。杀杨宪、杀胡惟庸、杀李善长,甚至连他自己的侄子和外甥也照杀不误。朱元璋杀官吏,他觉得,官员做官做久了,就会对大位产生想法,变成了“不肖无福之徒”,所以他杀起官员来往往是“大手笔”,譬如洪武十八年(1385年)发生的“郭桓案”,被诛杀的竟达数万人。朱元璋杀文人,他“出身寒微”,从小失学,大字不识一箩筐,却对有才学有思想的文人们十分猜忌,认定文人们是自己统治中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他大兴文字狱。疯狂迫害和杀戮文人,声名远扬的明初“吴中四杰”,无不结局悲惨:高启受魏观案牵连,被腰斩;杨基被罚苦工,卒于工所;张羽被流放岭南,召还途中,知道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投江自尽;徐贲被逮下狱,惨死狱中……当然,朱元璋也用人,但他用的人是比他读书更少、没有任何思想和主见的奴才,他还精心豢养了一大批对他唯命是从、只知杀人放火和喝酒吃肉的打手。
其次,朱元璋毫无顾忌地掠夺财富,充盈朱氏库房。按理说,一个王朝成立之初,应该给饱经战乱之苦的民众以休养生息和轻徭薄赋,以便让民众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据史书记载,明初农民的赋税比元末还要高数倍,农民的负担竟然不轻反重,这是当时的农民没有想到的。这也许是朱元璋小时候穷怕了的缘故,如今突然意外地“发迹”了,所以对财富才如此地痴迷和酷爱,以至于如此地掠夺农民、聚敛财富。另有一个原因是,朱元璋认为,富足必须有一个限度,否则就是一种威胁。于是,他对豪

朱元璋的“山寨式”治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