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杨洪凤
2014年5月27日
主要内容
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的类型及级别
职业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的概念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类型
1、物理损伤:锐器伤、热力、辐射(紫外线)
2、化学损伤:腐蚀性消毒剂、细胞毒性药物
3、生物损伤:蚊虫叮咬
4、被血液、体液喷溅
上述因素均会导致生物危害—感染
职业防护级别
基本防护
加强防护
严密防护
职业防护级别
基本防护
1、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2、防护配备:白大褂、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3、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职业防护级别
加强防护
1、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SARSGL 病房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SARSGL 和临床诊断SARSGL 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①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②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
③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④手套:医、护、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受到污染时;
⑤面罩: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
⑥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职业防护级别
严密防护
1、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2、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密合型防护面罩。
职业防护原则
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以及安全注射等。
标准防护=手卫生﹢着装防护﹢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等措施,保护自己同时保护他人。
医疗废物处置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