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思想品德课时主题教学设计探微.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思想品德课时主题教学设计探微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品德课时主题教学设计应从教育思想和专业技术入手,立足教育视野、学术视野和学科视野,力求在教师教学理念、学习者特征、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效果预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预设。
一、关于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就是对自己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关于理念的解读,就是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等。
一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这门课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追求。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建构基础——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价值追求——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基本原则——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课时主题教学设计应在课程基本理念的大前提下,根据主题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立实施该主题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具体理念。
二、关于学情分析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基质性因素。学情分析是课时主题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习过程,只有对学情的正确分析,才能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在解读教材内容、把握知识逻辑之前,需要分析学生群体、个体的特点,避免出现“心中有教材、眼中无学生”现象。
学情分析应针对主题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原始资源入手,即从具体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等具体方面进行分析,而不是对青少年的一般特点的泛泛而谈。
三、关于教材分析
杜威认为:“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即除了教科书外,还有其他教学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类目标两部分;分类目标又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三个维度。课时主题教学设计时,应在课程标准的“分类目标”和“内容标准”中找到与本主题相关的规定,这样的设计才能保证主题设计的科学性和方向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正因为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殊地位,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分类目标的首位,其次才是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这是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在目标分类上的重大区别,是课程性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在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时,不能随意改变其位置。
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内容的确定应以主题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尽量采用富有情感、鼓励性的语言,如“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

教材资源、经验资源、学习差异资源、师生互动资源和文化背景资源,构成了课堂教学资源的主体。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

思想品德课时主题教学设计探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gusiyu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7-1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