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从泰勒斯到费尔巴哈 主讲人:王高峰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早期欧洲近代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一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为止整个西方(欧洲)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包括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近代弗兰西斯•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莱布尼茨、卢梭、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诸多大哲学家的思想。本课程教学注重把握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尤其是力图把握从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之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场极为深刻的哲学变革。本课程对西方哲学史上各哲学家的思想的介绍,涉及到他们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价值论、历史观、自然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注重阐释不同哲学家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加深对整个西方文化的理解
提高人生智慧
学习就是享受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1)使学习者对西方(以德国、英国、法国、美国为主)的哲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把握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演变的主要时期或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探讨的主要课题,以及他们的主要哲学观念。
(2)在把握西方哲学发展大致线索和规律的过程中,有重点地把握其中一些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对这些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学习者要通过对其原著的细致研读,而对其思想有些切身的体认。
(3)使学习者认真体会西方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要把锻炼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最终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目的。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不是学习西方的哲学理论,而是学习西方哲学家是如何进行哲学思维的。
(4)使学习者吸收西方哲学家有关人生的大智慧,从其关于人生的思考中获得教益和启发,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5)帮助使学习者加深对西方文化的总体认识。
何谓哲学和哲学史?
何谓哲学?——哲学家的尴尬处境
哲学——Philosophy-Philosophie:爱智
对哲学的纷歧理解: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存在(Sein)的科学(Martin Heidegger);哲学是思乡之痛苦(Novalis);哲学是语言分析(石里克)等等。
理解哲学的不同思路:从哲学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区别出发;从哲学史出发。
何谓哲学?这本身是一个真的哲学问题。
一般认识:哲学是借助于高度抽象的概念表达出来的、具有反思性的思想。
哲学,……就是自愿地生活于冰雪和高山之间。——尼采
哲学家就是那样一个人,他不断地体验、看、听、怀疑、希望、梦想那超乎寻常的事物。——尼采
哲学活动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做超乎寻找的追问。——海德格尔
何谓哲学史?
作为思想史的哲学史
哲学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史
哲学史有别于其他具体科学的历史;有别于宗教史和艺术的历史。但与科学史、宗教史和艺术史密切相关。
哲学史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联及其相对独立性
哲学史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依赖性;哲学史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或影响。
哲学史的规律性
哲学史当中的偶然性和规律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发展规律。
哲学史的主导线索
哲学基本问题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其他重要哲学问题和争论。
西方哲学史的特质
富有批判性、创造性和个性(哲学风格)
注重逻辑论证和精致的分析(哲学表达方式)
内容丰富、气象万千(哲学内容)
体会
西方哲学家普遍具有怀疑、批判和创造的精神,他们热爱自由,追求真理,拷问良心,观赏美景。在不断怀疑和展开批判思维的过程中,他们建构起了形形色色的哲学理论,使西方的智慧呈现出丰富的万千风貌。
从词源上看,西方哲学的本来含义就是“热爱智慧”,所以,学习者最好是从“爱智”的角度去理解西方哲学家们在思维王国中的苦苦求索。由于所有智慧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生活的智慧,所以,学习者应该把西方哲学的学习过程,当作吸取西方生活智慧的过程。
西方哲学史的分期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哲学
西欧封建社会的哲学
西欧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哲学
16世纪末—18世纪初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的哲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哲学史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