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阮力华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妇幼保健院黑龙江绥化 1515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11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显效7例,有效2例,终止妊娠2例,其余自然分娱乐5例,剖宫产4例。结论:休息、心肌营养、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加强孕期监护等治疗手段,是可以很好的预防和纠正心衰的,也可避免其他严重并发症,从而明显提高母婴存活率。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肌炎;分娩方式;终止妊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37-02
妊娠合并心肌炎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一种。主要病损仍为心肌细胞肿胀、变性,伴或不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妊娠期是一特殊时期,故对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纠正心衰、抗心律失常及如何终止妊娠、选择分娩方式和加强孕期监护等方面的处理也与非妊娠期有很大的差异。现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11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11例,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4±;发病于妊娠早期2例,中期5例,晚期4例;其中初产妇8例,经产妇3例。
方法
,应按常规治疗。应有效治疗心脏病的病因,并积极防治其诱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
酸碱失衡、心律失常等;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
。一般应尽量避免药物治疗,但对于症状严重或有潜在危险者,应予以药物抗心律失常。
一般认为,心功能I~Ⅱ级的孕妇既往无心衰史,可在产科与内科的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心功能Ⅲ级以上,心脏病变严重,心脏明显扩大或合并房颤者,既往有心衰史,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射血分数(EF)≤,应终止妊娠。妊娠12周前,作人工流产手术;妊娠中期妇女,待心衰症状改善后,行剖宫取胎术。术后应避免再次妊娠。围生期孕妇若心功能I~Ⅱ级合并产科指征者,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妥。因阴道分娩第二产程心脏负担最重,心排出量可较孕期增加60%,从而诱发或加重心衰,而剖宫产则可避免上述过程,且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回心血量。对心功能I~Ⅱ级,无产科指征者,可在严密观察下经阴道试产(分娩前用洋地黄制剂预防心衰),但试产时间不宜过长,应适时改变分娩方式为剖宫产较安全。而对心功能Ⅲ~Ⅳ级的围生期妇女,多倾向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同时术前给予充分准备,术时严密监护,术后严格控制补液量及输液速度。剖宫产母婴的病死率显著低于经阴道分娩者,故这一分娩方式是结束分娩、防治心衰、挽救母婴生命的有效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心肌炎临床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者常可发生猝死,故产科医生应提高警惕。
、分娩及产后备期都应加强监护,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早期心衰的防治及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11例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显效7例,有效2例,终止妊娠2例,其余自然分娱乐
妊娠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