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2优化方案_语文:《家族的记忆》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单元归纳与整合(五)
家族小说不是一个有明晰定义的概念,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界流行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这和家族实体本身的多样化有关。按照比较严格的定义,家族的典型形态有两种:一是几世同堂、同居共财的官商士绅大家庭,这种家族多定居在城市中(乡间也有个别地主之家以这种形态存在,但较为稀少)。
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中描写最多的是这种家族,像《激流三部曲》《京华烟云》《四世同堂》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是虽然分居异财,但还是依血缘关系世代聚居在一起,遵从一定的宗法规范的乡间自然村落。这在现代家族小说中涉及得较少,只有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等少数小说有所反映。而到了当代,却蔚为大观,出现了像《古船》《红高粱》《白鹿原》等多种描写乡村宗法家族生活的长篇小说。
我们这个单元所要欣赏的主要是《家》与《白鹿原》。它们分别是描写这两种典型家族的代表作。《家》发表于1931年,它以典型的城市封建官僚地主大家族——高家的兴衰为主要描写对象,以高氏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与封建家长、封建伦理的冲突作为小说的主线,描绘了一幅“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多彩画卷。《白鹿原》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当代作家陈忠实的一部反映中国农村风云历程的力作。它以白、鹿两家的生活为主线,从乡村宗法制度变迁的独特角度,描绘了二十世纪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学习这两部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民族发展的历史,增进对家族题材小说的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所选的两篇文章有很多不同之处

巴金创作《家》有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即抨击中国社会中强大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并力图为青年们指出一条生存的道路。小说中所表现的是他以及他的亲友们的痛苦与呼号——事实上,小说正是写给以他的大哥为代表的身受封建专制之害的青年们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文以载道”传统的另一表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说,《家》是一部带有强烈抒情性的“政治批判”小说。
《白鹿原》的作者,对于浸透了文化精神的人格,极为痴迷,极为关注。他虽也渲染社会的变动,但真正的目的是,穿越社会,深入腠理,紧紧抓住富于文化意蕴的人格,洞观民族心理的秘密。《白鹿原》的思想意蕴用最简括的话来说,就是正面观照中华文化精神和这种文化培养的人格,进而探究民族的文化命运和历史命运。

巴金的小说《家》,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采用了单纯明快的讲故事的结构方式,以事件为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巧妙地把高家内外的各种人物、各种矛盾纠葛,同祖孙两代矛盾冲突这条主线交织成一体,围绕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使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始终保持着庞大而紧凑、严密而不游离于主题思想的结构特点。《白鹿原》的作者不再站在狭义的、短浅的政治视点上,而是站到了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的思想制高点上来观照历史。他以民族心史为构架,以宗法文化的悲剧和农民式的抗争作为主线来结构全书。

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而陈忠实的《白鹿原》用纯粹的汉语,原汁原味的陕西方言,与欧化长句的完美结合使得这部小说的语言具有现代美感,又保持了中国传统语言的韵味,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超强能力。

2012优化方案_语文:《家族的记忆》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所以所以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