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鲜感之后的孤独.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鲜感之后的孤独
摘要:《青玉案·元夕》创作于辛弃疾南归之初。词的上阕写了元宵之夜的盛大景况,下阕写了词人邂逅美人的情事。词人初到临安,恰逢元宵灯会,充满了新鲜感,偶遇美人,让他怦然心动,不可得让他更为孤独。
关键词: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新鲜感孤独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三句描写相思的情诗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成大事者、做大学问者从事或治学的三重境界,即“悬思”、“苦索”和“顿悟”,他将情诗中的哲理意趣勾陈出来赋予了新的内涵,使其效用范围扩大,达到了妙用诗句以使读者更好地体验人生境界的目的。
在此,我们要讨论的是王国维所说的第三重境界,即“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诗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以下,我们就从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入手,探究该诗的内涵和意蕴。
一、辛弃疾的生平和功业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
辛弃疾生于金国统治下的山东济南。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不得已而出仕于金,他时刻不忘光复中原。为此,辛赞安排辛弃疾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中原诸地反金起义蜂起,辛弃疾带着两千人的队伍投奔义军领袖耿京,充任掌书记。之后,他渡江南下建康,受到宋高宗的接待,授官承务郎。当辛弃疾带着宋高宗的敕令回到山东时,耿京被叛将张安国杀害。血气方刚的辛弃疾带着精锐人马夜袭金军大营,活捉张安国,并连夜驰送建康,将张安国斩首示众。这一壮举,一时间令南宋朝野对他刮目相看,这也成了辛弃疾一生最为自豪的英雄业绩。
辛弃疾南归初年,担任过江阴签判、通判建康府、滁州知州等低级官员。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为了镇压鄂、赣地区的茶商暴动,辛弃疾被提升为江西提点刑狱,委以
“节制诸军,讨捕茶寇”的重任。之后因为平乱有功,出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大理少卿,湖北、湖南转运使等职。在湖南转运使任上,辛弃疾招兵买马,创建精锐部队“飞虎军”,被人诬陷为“聚敛”,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罢免,时年四十二岁。
自淳熙八年到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辛弃疾一直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别墅。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春天,辛弃疾被起任为福建提点刑狱,旋升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宁宗即位,他再次受到弹劾,罪名“残酷贪饕,奸赃狼藉”,再次被罢免。此后,辛弃疾把家搬到铅山,在那里又度过了八年的闲居岁月。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权臣韩侂胄企图以对金用兵来捞取个人政治资本,因而再度启用辛弃疾这位主战派名臣,让他担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次年,韩侂胄草率北伐失败。开禧三年(公元1207
年),辛弃疾以朝议大夫的身份离职回到铅山,不久病逝。
二、《青玉案·元夕》解读
《青玉案·元夕》创作于他南归之初,是第一时期的代表作。以下,我们就来解读《青玉案·元夕》,并从中找到诗人初到南宋,做官于南宋首都临安,亲身体验到大都市繁荣富庶的新鲜感及其之后的孤独。《青玉案

新鲜感之后的孤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