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新课改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三门县新课改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三门县教育局教研室
我县是台州市新课改第二批实施的县市, 2004年9月新课程在我县一年级109个教学班、七年级85个教学班及三年级的科学全面铺面,从正式实施至今将近一年,已经历了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实施阶段三个阶段。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引起了深深的反思。
为了使我县新课改工作富有成效的开展,并实现预期目标,我们专门组织了调查组对新课改实施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历时一个半月多的较为系统、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项目分:①听课。调研活动中共听了一年级、七年级94节课。②座谈。与14所中小学校的校级领导、中层领导、任课教师、学生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座谈。③问卷调查。我们对全县新课程任教教师和七年级学生作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发放教师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6份,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82份。经过系统的调研分析,形成本调查报告。
一、现状:组织保障、培训先行,新教法已初步走进课堂
2004年1月,三门县课改工作启动大会在琴江山庄召开,新课改工作在我县正式启动。一系列工作,如保障机制的构建、试点学校的建立、培训工作的进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等,都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我们要求做到,实施之前:未雨绸缪、取经培训、重理念;实施之时:因地制宜、调研改进、讲实效。
1、组织保障、培训先行
我县于2003年10月成立了三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文教的蒋斌芳副县长任顾问,教育局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局长任领导小组副组长,下设课改办,由教研室主任任课改办主任,并成立了三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日常运转部门为课改办,由姚振芳副局长和傅永慧主任主管具体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我县的新课改工作有专人管、有专人想。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开展相应的活动。
新课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了让校长、教师掌握新理念,走进新课程,我们先营造
“学校无小事,事事关课改;师生无闲人,人人齐参与”的课改氛围,再加强校长的责任意识,让校长明白“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课改是学校第一要务;课改工作校长负总责,主管教学副校长负主责”。我们还明确要求,课改工作要求做到有计划、有督查、有总结,边实施、边调研、边改进,并要求把课改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要求抓住课改机遇,不等不靠,认清课改方向,实现课改目标;要求坚持“迈小步、不停步、步步有进步”;要求实施新课程年级“新教材、新教法”,其他年级“老教材、尝试新教法”。高中新课改全省计划在2006年启动,2007年实施,但我们考虑我县高中学校的实际,课改办要求高中教师做到“笨鸟先飞”,把工作做在前头,为高中新课改早打基础。为此,我们组织部分分管教学副校长到北京、上海参观学习,要求高中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精神,体验新教法理念,还要求高中教师也做到“老教材,尝试新教法”。把新课程理念贯穿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中。
2004年暑期,三门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小学、初中教师进行了会期一周的通识培训。2004年8月,县教研室、各学科指导小组对全县小学、初中教师进行了会期三天的学科培训,请来20多位外地专家及实验区名师讲学、指导,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分析新教材、观摩新教法。培训结束,进行集中考试,考试合格发给证书,然后持证上岗。培训工作,我们严格按照
“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不合格、缓上岗”的原则,把好培训关,确保培训质量。全县的小学、初中也相继开展了新课改有关活动,如多次召开各类会议,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进行校本培训等等。
为了发挥教研员的潜能,调动教研员的教研积极性,增强教研员的服务意识,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教研室实施了教研员联系乡镇制度,每个教研员都有自己的联系乡镇,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点(校)。一年来,我县教研室以新课改工作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群策群力,及时了解并指导新课改,配合学校做好校本教研等工作,起到了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使教师很快走进了新课程、掌握了新理念,从而为我县的课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新理念已被大家重视,新教法已初步走进了课堂
现在,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全县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广大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已有一定的理解,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也有足够的关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新理念、新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已有所凸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教学策略
三门县新课改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