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药理学第二章抗微生物药及答案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A型题]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
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
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
C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D二氢叶酸合成酶
E DNA螺旋酶
2 可用于耐药金葡萄酶感染的半合成青霉素是
A苯唑西林
B氨苄西林
C羧苄西林
D阿莫西林
E青霉素V
3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二重感染
B过敏反应
C胃肠道反映
D肝、肾损害
E耳毒性
4 青霉素G最适于治疗下列哪种细菌感染
A绿脓杆菌
B变形杆菌
C肺炎杆菌
D痢疾杆菌
E溶血性链球菌
5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
C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D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E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
6 目前常用头孢菌素中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
A头孢哌酮
B头孢噻吩
C头孢氨苄
D头孢曲松
E头孢他定
7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首选
A青霉素G
B红霉素
C四环素
D氯霉素
E链霉素
8 肾毒性较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
B苯唑西林
C阿莫西林
D头孢噻吩
E头孢噻肟
9 下列药物中属于β-内酰胺类的是
A拉氧头孢
B头孢曲松
C哌拉西林
D氨曲南
E舒巴坦(青酶烷砜)
10 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主要是因为前者可
A抑制β-内酰胺酶
B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球的分泌
C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D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E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
[B型题]
(11~12题)
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第三代头孢菌素
D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E半合成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
11 阿洛西林
12 头孢呋辛
[C型题]
(13~14题)
A多需注射给药
B多需口服给药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3 头孢拉定
14 头孢他定
[X型题]
15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
A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药物
B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C PBPs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D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通透性改变
E细菌缺少自溶酶
16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
A对G+菌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二代强
B抗菌谱比第一、二代更广
C对β-内酰胺酶比第一、二代更稳定
D肾毒性比第一、二代低
E血浆半衰其较长
17 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抗生素是
A头孢氨苄
B头孢他定
C甲硝唑
D头孢哌酮
E氧氟沙星
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A型题]
1 治疗急、慢性骨及关节感染宜选用
A青霉素G
B多粘霉素B
C克林霉素
D多西环素
E吉他霉素
2 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3 治疗军团病应首选
A青霉素G
B氯霉素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
E红霉素
4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微生物是
A链球菌
B军团菌
C变形杆菌
D厌氧菌
E支原体
5 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肝损害
B过敏反应
C胃肠道反应
D二重感染
E耳毒性
6 红霉素与林可霉素合用可以
A扩大抗菌谱
B增强抗菌活性
C减少不良反应
D增加生物利用度
E互相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
7 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
A青霉素G
B红霉素
C氯霉素
D链霉素
E以上均不是
[B型题]
(8~9题)
A万古霉素
B林可霉素<B
R>C青霉素
D链霉素
E四环素
8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9 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肝氧感染
[C型题]
(10~11题)
A红霉素B林可霉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10 胃肠道反应
11 肾功能衰竭
[X型题]
12 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括
A 多数厌氧菌
B G-杆菌
C 耐青霉素金葡菌
D G+球菌
E 真菌
13 罗红霉素与红霉素比较,主要特点是
A抗菌谱扩大
B抗菌活性增强
C半衰期延长
D血及组织中药物浓度高
E可透过血脑屏障
14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
A心率失常
B胃肠道反应
C肾毒性
D肝损害
E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型题]
1 治疗鼠疫的首选药是
A头孢他啶
B罗红霉素
C链霉素
D氯霉素
E四环素
2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产生水解酶
B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C细菌
第一部分 药理学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