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Postcolonial Criticism
简介
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
基本概念
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局限性
结语
简介
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
代表人物:法农
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对受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
全盛: 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
代表人物:萨义德、斯皮瓦克和巴巴。
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
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
斯皮瓦克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
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
和歪曲。
巴巴的批评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
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
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
社会历史背景
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开始对外征服。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占领中原和中东地区。
十五世纪奥托曼帝国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
现代意义上的殖民起源于十五世纪,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并对那里实施殖民开始,直到二战结束,一大批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至七十年代非殖民化运动基本完成。
新老帝国主义继续使用各种手段对前殖民地进行渗透和控制。
在经济方面推行西方发展模式,将世界纳入自己的分工体制
在政治方面推行西方政治体制,扶持代言人
在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宣传和渗透
理论背景
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
有关阶级、种族、性别、和身份研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题域之一。
基本概念
“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原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不是什么殖民的终结,而是殖民之后的殖民。“后殖民”和前殖民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殖民”。它不需要刀光剑影,也不需要攻城掠地,而是派遣文化作和平使者,使殖民对象向着自己的文化靠拢。这是一种“不战而胜”的殖民方式。后殖民是一种文化侵略。
“后殖民主义”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1188831
  • 文件大小1018 KB
  • 时间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