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廷玉-张廷玉退休延迟引发的君臣对峙.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廷玉-张廷玉退休延迟引发的君臣对峙

乾隆年间,有位老干部叫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张老干部是军机处的第一批成员,又是总理事务的大臣,不仅负责抓吏部和翰林院的工作,还负责几条战线的工作,老干部身上的担子不轻。而且,他这样操劳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
他给康、雍、乾爷孙三代打工,从雍正时就开始一直坚持在几个部门上班,尤其在担任军机处机要秘书期间,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值班,随叫随到,哪怕是刚刚躺下,雍正一个口令下来,他马上又得到宫里去听指示、写报告。每天二更睡,下班途中,坐在车里还要批阅文件,到了家里,还得处理公事,至于睡觉,那只是工作的另一种方式而已,头脑基本上还在工作的事情上转,一想起什么,马上起床写文件。
张老干部长期超负荷工作,居然六十多岁了还能挣扎着主持当时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修《明史》。等到第三任老板乾隆上台的那一年,张老干部已经63岁,《明史》也修完了,辛苦工作几十年,也该歇歇了。
迫切想退下来休息的张廷玉,知道不能一下子把工作都辞了,怕把皇上给刺激到了,于是慢慢来,在65岁那年的十一月,先辞了总理事务的职位,计划一步一步抽身而退。
朝廷方面也似乎充分考虑到张老干部的身体状况,乾隆毫不含糊地批准了他辞掉总理事务的申请,并向老同志主动示好,释放善意。1742年,乾隆指示:张老干部已年过七十,热不起,冷不得,没必要大清早就到宫里刷卡报到,大热天大风雪的日子,也没必要硬着头皮来上班,在家里休养为佳。
乾隆十一年,74岁的张廷玉遭丧子之痛,长子赶在他前头病逝了。上级充分考虑到张老干部的悲痛心情和身体状况,给予他可以由人搀扶上朝的优待,并且解决其家属的工作问题,安排他的次子进入南书房上班。南书房是军机处成立之前的机要秘书办公室,虽然权力不大,但每个星期却能见着皇上。
从65岁那年开始,张廷玉与朝廷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使他产生了一种认识:我做了这么多年事,朝廷又处处照顾我,离退休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赶紧打报告吧。加之张老干部与乾隆据说在一些大典的工作方面,有些意见不合,老张觉得该抽身而退了。
于是,在乾隆十三年,已经76岁高龄的老张,终于给皇上递交了离退休申请。依照情理来看,一个76岁的德高望重、任劳任怨的老干部申请离退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从法定年龄来看,古代高级干部的离退休年龄是70岁,此时的张廷玉已经超过退休年龄6年,若按照现代的退休标准,
更是超过了16年。
应该可以退了吧?然而,乾隆却没有答应。张廷玉收到张老干部的离退休申请后,乾隆这样批示:老先生是两朝天子的重臣,咱皇室早把您看成自家人了,百年之后,您的牌位将光荣地放在我们皇家的祠堂里,陪皇家列祖列宗一起光荣,您还见什么外呢?居然还要

张廷玉-张廷玉退休延迟引发的君臣对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wkmei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