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背囊读书体会
《智慧背囊》中有一个小故事《把根扎深》,讲的是这样的一件事。有两个人都在荒漠上种下了一片树苗。幼苗成活以后,其中一个人每隔三天,都要挑水到荒漠中来,一棵棵地给小树浇水;而另一个人刚种下去的时候来浇过几次,小树成活以后,就很少来浇。两年后的一天夜里,狂风从大漠深处嘶吼,滂沱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风停后,人们发现经常浇水的那片树林几乎全被刮倒了,有的树还被连根拔起,而那片不经常浇水的小树林,除个别树枝被刮断外,几乎没有一棵树被刮倒。从这里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原因,由于经常浇水,小树的根就不往深处扎,而是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小树成活后,不经常浇水,它为了能吸收到水分和养料就拼命往深处扎根。有那么深的根,自然就不会被大风刮倒。
是啊,原来如此。其实我们人跟树也是一样的,尤其对孩子来说更是这样。你对他太关照了,照顾得事无具细,就培养了他的惰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也不用他去做,这样他就得不到锻炼,只能适应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生存,一旦环境改变,他们就会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在这里,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学生,在一年级时,每天放学都落在队伍的最后面,并且一边走一边踩鞋带儿,我让他自己系起来再走,他却说不会。原来从小到现在都是妈妈给他系,从来没有自己系过,并且这孩子做什么事也是慢。我想他的性格与家长的娇生惯养有直接关系。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就会落伍,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就像那片小树林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现在,我提高了,孩子的成长环境都很优越,对他们来说,年少的甘苦不可选择,但对于大人来说,却可以选择教育的方式,让他们从小学着做点事情,经受一下磨练,锻炼一下意志,使他们从小变得坚强。因为磨难是人生的幸福,而舒适则是扼杀意志的温床。
李映霞
篇二:
党课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近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我们国家共产党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谈谈对"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方面的认识。
十四大党章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我觉得,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加强改造自己,努力争取具备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如果不按这个标准,不管什么人只要想入党就可以随便入党,那么党就会丧失它的先进性,就不成其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了。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是党员思想入党的集中表现,也是与一般群众区别的重要标志。共产主义觉悟,主要体现在对工人阶级的地位、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有正确的认识,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要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我们要学理论,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第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是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的。以老爷式的态度去对待人民是绝不允许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为振兴中华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就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为个人捞取好处,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在一切工作中真心实意地想念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甘心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供人民驱使。
第三,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乐于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乐于承担艰巨任务,乐于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奋进,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群众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这使我认识到,如果把入党误解为某种地位的提高,因而高居于群众之上,就会脱离了群众,根本谈不上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了。所以,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同周围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智慧背囊读书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