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改革。树立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社会状况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
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
教学中可联系必修1专题——和选修4第一单元的有关内容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等方面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理解商鞅变法的局限性;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中可联系必修1专题——和选修4第一单元的有关内容
⑴条件有利:国君权力集中;法家受到认同;民风质朴尚武;
⑵机遇难得:三家分晋;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便于招揽人才
:变法的历史背景
: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
⑴经济上:农工商发展迅速,促进土地私有制确立,产生新兴地主
和自耕农阶层
⑵政治上: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
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3个代替)
⑶军事上:争霸战争及兼并战争频繁,需要改革以富国强兵
⑷思想上: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的变法浪潮
时代
国家
名称
内容(本质)
说明
春秋
战国
/
/
齐
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所有权
鲁
初税亩
“履亩而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重在改革经济(税制),没有触及政治制度
魏
李悝变法
⑴尽地力之教;⑵平籴法; ⑶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魏率先强盛
楚
吴起变法
⑴改变世袭分封制; ⑵变相没收贵族土地;⑶削减官吏俸禄; ⑷整顿吏治
战争连胜,成为强国
秦
商鞅变法
两幅图片反映商鞅为了变法成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商鞅舌战图
徙木立信
批驳守旧观点,宣传变法主张; 争取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彰显诚信,保证变法民意基础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商鞅变法的内容
领域
措施(内容)
经济
(以农求富)
()
思想文化
社会风俗
⑴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⑵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⑶统一度量衡
⑴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⑵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⑶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⑷普遍推行县制,国君直接任命县令
烧毁不合地主利益的诗书; 根据《法经》制定秦律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小家庭政策
(旁白:一农户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主人忙
着迎接客人,邻里纷纷道贺)
张三:祝贺你啊,同魏国这一仗,你立了大功,郡守
赏你二级爵位,还有9亩田宅,真羡慕你啊!主人:同贺同贺!去年你向国库上缴了那么多粮食,
不也被郡守奖励了吗!李四:新法以来,咱老百姓安心务农,生活改善很多.
今年,我又买了几亩良田,高兴!
主人:秦国不仅富,还是七国中强国。我打了十年仗,
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眉吐气,次次凯旋而归!
▲从中,我们了解到商鞅实行了哪些措施?
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商鞅变法的影响
性质:
一场较彻底的改革运动,一场封建化运动
积极:
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为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消极:
⑴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导致后来秦朝的暴政; ⑵加重人民所受剥削与压迫; ⑶旧的制度、文化未彻底废除
⑴政治上:瓦解了血缘宗法制,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⑵经济上:废井田,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⑶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激发了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高二历史商鞅变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