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授课者:李珊
第2课“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在《论衡·书解》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早年立志 ,怀才不遇
,主持变法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开阡陌;、奖励耕织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实行二十等爵制
“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实行连坐法
,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领域
措施
作用
经济
为田开阡陌封疆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制定秦律
思想
燔诗书而明法令
习俗
强制老百姓分家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便利赋税征收和经济交流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强化基层管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用法律形式固定改革内容
压制人民思想,摧残文化
有利于增加税收
再见!
土地制度
生产关系三大要素
废井田意义
生产资料归属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产品分配
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有(周王所有)
新兴地主私有
奴隶主驱使奴隶劳动,奴隶无自由
农民向地主租用土地,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
产品向周王进贡,奴隶主部分,奴隶几乎无
地主收取高额地租,农民有部分产品
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井田制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比较
再见
变法即将付诸实施之际,遭到甘龙、杜挚等旧贵族的反对,他们认为“知(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双方展开论战,商鞅批驳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又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商鞅舌战
徙木立信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高二历史商鞅变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