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教学理论
一、自主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有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保罗·朗格朗(法国教育家)
★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一个人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卡普捷列夫(前苏联教育家)
★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赫德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
★不经过本身的努力,就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任何外来的帮助也不能代替本身的努力。
——鲁巴金(英国教育家)
★现代教育都重视个人,注意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动机和需要……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活动
★人类的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
★正确地组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就意味着正确地教育他们,在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游戏时的各种相互关系中,能够实现有效的教育过程,正因为儿童在这里不是学习生活,而是过自己的生活。――乌索娃
★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皮亚杰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皮亚杰
三、游戏
★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家)
★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弗里德克·福禄倍尔
★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它能帮助幼儿发展自我力量,尤其能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弗洛伊德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高尔基
★游戏给予幼儿快乐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创造、发明、学习世界的机会。
――杰克曼(美国教育家)
★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其教育过程是:兴趣――游戏――引导――激励。――皮亚杰
★幼儿通过游戏和尝试活动,在不断的选择、探索中,在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将所获得的信息整合成一个有组织的建构,这就是知识。――皮亚杰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
――布鲁纳
★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能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使人的双重性一下子发挥出来,对儿童来讲,一切现实活动都带有游戏的性质。――席勒(德国教育家)
★游戏对于幼儿是学习,游戏对于幼儿是劳动,游戏对于幼儿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克鲁普斯卡娅(前苏联教育家)
★儿童早期就是游戏的时期,童年的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而且是帮助儿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游戏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知识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
★小孩子喜欢游戏,但更喜欢游戏的成功。这是因为游戏的成功一方面给幼儿带来愉悦,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父母、教师、同伴的赞许。——陈鹤琴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陈鹤琴★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陈鹤琴
★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我们应当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
——陈鹤琴
四、环境
★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因此应该重视环境的创设,即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
★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因此,如果我们寄希望于学校成为“观察人类生活的实验室”,我们就必须把美的东西都荟萃于此,就像在细菌学家的实验室里,为培养杆菌就必须备好炉子和土壤一样。——蒙台梭利
★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
——蒙台梭利
★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
★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意义。——苏霍姆林斯基
★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虽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强越烈。――苏霍姆林斯基
★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学生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
幼儿教育教学理论(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