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经典中汲取养分.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经典中汲取养分
1
谈到经典阅读,我们首先必须厘清一个概念,就是何谓经典?《辞海》对经典的第二条定义是:“古代儒家的经籍,也泛指宗教的经书。”就是说,经典是宗教性的、是与信仰相关的、是解决人们的价值观问题的。
我们这里所指的经典阅读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着重提倡四类:道德学体系,主要是指以《周易》为花蕊,儒家、道家著作、诸子百家为花瓣,一花百瓣的著作体系;智慧学体系,主要是指佛家经典著作,譬如《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等;谋略学体系,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另外,就是养生学体系。除此之外,强调重视历史、文学、风俗民情等古典作品的阅读与领悟。
当然,经典是经历史长河的淘洗留存下来的,经典的概念和阵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范畴也是很广的。譬如,有的人把国外名著列为经典之中,我们并不否认,只是面对中国目前传统伦理道德的日渐消解,我们认为提倡中华传统经典更有必要。
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树立起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2
当今时代,在西方文化价值观盛行,精神领域伴随着“经济决定论”的影响,道德教育危机日渐凸显了出来。“物欲”和“本能”成为时尚文化追求的主旋律,人们抛开用于区别人与动物的伦理道德外衣,直逼人的自然本性,纵情于肉体的感官的刺激和享受,而一阵疯狂之后,留下的确是享乐主义盛行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精神危机。
现代人追求日益浅俗化的时尚文化,“电脑文化”、“快餐文化”不时见诸报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触到的知识无疑是增多了不少,甚至是前人的几十、几百倍,但是接触信息虽多,这些信息却不经过大脑的“悟”,没有帮助大脑皮层的开发。
众所周知,知识的获得必须经过大脑的加工,即“悟”,没有经过“悟”的过程,就不可能留下太深刻印象。譬如网上阅读,能够在网页上进行的阅读绝大部分是消遣娱乐之类的小说,读过一遍就没有读第二遍的欲望,也不知道读了过后有什么收获。
具体来说,有的人阅读此类书籍不少,但语言表达能力却不见提升,表现为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能力倒退,一篇论文样样数万字,却没有表达清楚一个道理。在创造力方面也是如此,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和比经常使用笔和纸的人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意识,譬如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停电前者更显得手足无措。这些都可以归咎于潮流中追求文化浅俗化。
人们在追求极度疯狂的过程中,一种虚无感、迷茫感、沮丧感甚至恐慌感又无所不在地吞噬着人的灵魂。这种文化浅俗话以及缺乏社会责任的道德感的缺失,需要重新回到对生命意义和安身立命价值观的追求,而富含人类信仰和价值观追求的经典书籍无疑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最好的方式。
3
阅读经典则不同于这种潮流,它的好处显而易见,

从经典中汲取养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