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刀典,剑典,斧典.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刀典/剑典/斧典刀典刀我们先说说刀,刀是古代一种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构成。刀身刃部狭长,刀柄有短柄和长柄之分。中国古代刀的出现,原于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主要以石刀为主,另有骨刀。在甘肃东乡马家窑发现了距今5000年现存最早的青铜刀。商代铜刀开始渐多,一般刀身较小,有直柄刀,兽首刀,长刀等。商末至西周刀的形制仍没太大变化,但在北方草原少数民族地区兽首刀极为流行,有大量实物出土,青铜冶铸技术及制造工艺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汉时期刀有了长足发展,最有代表性的为环首刀(也称环柄刀),一般为钢铁制造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窄呈圆环状,刀形细长。两汉时代刀的长度多为一米左右。环首刀一直沿用到南北朝时期。汉代另外还有阮家刀。据说阮师作刀“受法于宝青之虚,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陶。用阴阳之侯,取刚柔之和”,三年造刀1770口。北齐时期发展了晋代创造的用生铁与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造出了著名的宿铁刀。此刀钢质柔韧坚硬,经久耐用,可以“斩甲过三十扎”。隋唐时期军队中大量使用横刀和陌刀,并配有双附耳的刀鞘。横刀也称佩刀,短柄。陌刀也称拍刀,为长柄两刃刀,长约三米,主要流行于盛唐。北宋开始出现,以后各代一直沿用的手刀,刀身及刃部较宽,刀头上翘,刀柄有护手。另外在宋《武经总要》中还介绍了掉刀,掩月刀,戟刀等多种刀型。火器的出现使刀在战争中的威力也逐渐减弱,因此宋以后用于实战的刀,开始日趋减少。明清时期腰刀已不作为有效的进攻武器,除骑兵部分使用外,还被用作防身和权力等级的象征。古代武器剑典剑剑是古代用于劈刺格斗的兵器。又称直兵。一般为直身尖锋双刃。由首(多为圆形),柄,格,身构成,多数配剑鞘。剑和刀一样都是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冷兵器,所以出土量大,种类繁多,包括长剑,短剑,巨剑,佩剑,曲剑,怀剑,三棱剑,刺剑,劈剑等多种。制剑的材料多以青铜,钢铁,也有做工考究的镶嵌剑,鎏金剑及玉具剑。在中国,剑始于商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常见的是一种曲柄式青铜剑。从商代至西周,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都出土了北方草原地区流行的剑,这些剑使用时以直刺为主,剑的长度很短,一般在30厘米左右,随身佩带,以防卫为主。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剑的制作及使用几乎都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吴,越两国,出现了一批珍贵的传世名剑,如“越王勾践”剑(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越王州名句”剑,“吴王夫差”剑(河南辉县出土),“吴王光”剑(安徽南陵县出土)等,这些剑在东周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战国时期铁剑也开始使用,锻制技术达到极高的程度,剑从原来短而厚向长而薄发展,最长者达1米多。西汉时期,盛行用剑。钢铁剑已占极大比例,但仍有少量铜剑。玉具剑也极为盛行,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尤为华美。这一时期的剑,讲究实用,除用于装饰用的剑以外,做工细而少雕琢。秦代剑的制造开始减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不再使用。至隋唐时期,佩剑之风尤为盛行。《》载:“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唐代剑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常以来抒发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如大诗人李白少年习剑,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有:

刀典,剑典,斧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