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
PB04000831 徐逸鹤
摘要
本文总结了几篇关于地震预测的文章,概述了地震预测的概念和现在的方法,以及地震
的可预测性,并提出了对地震预测研究发展的看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地震预测的概念和方法
地震预测的概念
地震预测的分类和方法
第二章地震的可预测性
地震预测的困难
Cannot Earthquake Be Predicted?
第三章总结
前言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 2 时许,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 级地震,死亡人数上万。这
次地震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各地的民众都积极地捐款捐物,尽自己所能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
园和生活。
和所有的大地震发生后一样,关于预测汶川地震的种种言论也开始泛滥,尤其是互联网
上。有人宣称自己在汶川地震前预测到了地震的发生,也有些激愤的网民在互联网上质疑地
震局玩忽职守、草菅人命,甚至有一张关于汶川地震前“蛤蟆上街”的图片被炒得沸沸扬扬,
认为有这么明显的“地震前兆”,政府竟然一点都不关心。不仅在网络上,即使在学术气氛
浓厚的科大校园里,在倪四道老师的“汶川-北川-青川地震报告会”上,有不少同学都提出
了类似的质疑。这些质疑的提出,说明了在我国,地震预测的基础知识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第一章地震预测的概念和方法
地震预测的概念
地震预测(Earthquake Prediction)定义为“同时给出未来地震的位置、大小、时间和概
率四种参数”,每种参数的误差小于等于下列数值(Wyss,1991):
位置:±破裂长度;
大小:± 破裂长度或震级± 级;
时间:±20%地震复发时间;
概率:预测正确次数/(预测正确次数+预测失误次数)。
地震预报(Earthquake Forecast),根据 1977 年 7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
召开的一次专家预备会议提出的定义,“地震预报是确定的而不是统计的考虑提出未来将要
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这两个名词的定义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实际的工作中也经常不作区分。
假设得到了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地震预测,以一般的 7 级左右的地震,由于地震复发时
间一般以百年为单位,那么预测的地震时间可能会有几十年的误差。显然这种误差是不符合
生产生活需求的,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的。民众真正需要的地震预报需要在时间上精确到
天,而在现在的地震研究的基础上,这种要求是不可能满足的。
地震预测的分类和方法
地震预测根据时间可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这种划分是人为的,界线不是很
明确,也不完全统一。一般长期是以 10 年为单位,中期以年为单位,短期以月,临震以日。
长期和中期的地震预测是对地震的趋势作出一些判断,为短期和临震的地震观测划分出
一个大概的区域,利于集中观测和节省消耗。不同的地震预测有着不同的方法,目前,长期
和中期的地震预测有比较好的理论和方法,而短期和临震预测则存在“百家争鸣”的情况,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短期和临震预测有很大的难度。
地震长期预测
在地震长期预测方面,最突出的进展是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
地震
地震预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