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附件注:定量标准的比例由各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比例取值范围内确定。内部控制缺陷定定量标准的比例范围: 、负债和权益错报漏报的缺陷标准比例: 、成本费用错报漏报的缺陷标准比例: : : 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引言 XX年,伴随着世通、安然和施乐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暴露了美国大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严重缺陷。为了防止和减少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的发生,美国国会在XX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这一法案中,美国国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定期报告的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且这一评价报告必须经过外部审计师的审核。此法案的颁布使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起步较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大致走着一条“自愿披露——局部强制——整体强制”的路径。XX年5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XX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XX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XX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按照分批分次实施内控规范体系的原则,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其他主板上市公司也将分别在披露XX年、XX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是防止公司财务报告重大错报的第一道“防线”,而审计师则是另一道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减少错报的“防线”。内部控制的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为外部审计工作创建了新的监督体制,该监督体制极大地影响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进一步影响着审计费用的最终形成。国内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和审计费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相关学者就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比较。二、内部控制缺陷文献评述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核心内容是有关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是否完整,而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鉴定、披露中最基本的问题。国外学者专门研究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的文章为数不多,对于内部控制缺陷分类却见仁见智。如Ge&Mcvay(XX)在SOX法案生效后对披露重大控制缺陷的261家公司进行研究总结,将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九大类。统计结果表明,披露次数最多的内部控制缺陷为收入确认、职务分离、期末报告、会计政策以及账户审核类缺陷。穆迪投资服务公司、Ettredge(XX)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交易业务和会计账户层面的缺陷和公司管理层面的缺陷,还指出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比会计账户层面的具体缺陷更具严重性。Doyle根据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人事缺陷、复杂性缺陷和一般性缺陷三种类型。随后,Jacqueline 等人、董惠娜和朱志雄以COSO框架五要素为出发点,归纳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类缺陷,并分别将其细分为28个子类和17个子类。齐保垒等人对实质性缺陷或重大薄弱环节进行了分类划分,分别为特定账户类、期末报告与会计政策类、收入确认类以及子公司控制类等,并分别举例加以说明,这种分类方法与Ge&Mcvay研究的分类标准极为相似。王惠芳认为在制度层面我国应采用规则式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理论上将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定义为可以直接导致财务错报的内部控制缺陷,将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定义为发生在会计层面之外的,影响公司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及间接影响财务错报的内部控制缺陷。邱逸红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认为宏观层面的内部缺陷导致内部控制目标无效,应从公司整体影响程度判别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微观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其将导致内部控制目标无效,采用重要性水平作为标准进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廖高玲探析了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的方法,不严格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定量或二级定性化标准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区分,并提出了原则式与规则式互补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框架。总体上看,国内外对于研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文章比较少,也比较零散。另外,国内财政部、证监会等监督部门通常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一个部分,没有出台针对性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准则或者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法,可能导致学者在研究相关问题方面没有一个可靠的规范条文保证,在实务操作方面也增加了执行难度。因此,尽快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框架,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客观认定,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基础保证。三、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文献评述从审计定价理论出发,审计费用包含审计成本、风险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190701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