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第四节 意志行动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二、动机与需要
三、动机和行为效率
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动机要有目标,目标转化为内在动力,指明个体行为的方向。
例如:小明为了在自己生日时,父亲能给买辆自行车而努力学习,争取考100分。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
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
2、指向功能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例如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动机使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不会轻易放弃。
动机的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
例如:某学生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于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向别人请教,或仔细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吸取教训等。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表现:生理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
需要起源:由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通常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
需要总是指向客体或事件。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的举例:
如“渴”,是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由血液中水分的缺乏引起,并指向水,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寻找水源。
如“孤独”,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由于缺乏朋友引起,并指向他人,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交友。
2、需要的种类
(1)按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
自然需要(生物需要):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等。反映了人类的生物自然方面的要求。
人类自然需要的满足方式不同于动物:
如饮食需要,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做出美味的佳肴,同时人类进食还要考虑社会习俗和礼仪。
社会文化需要: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
(2)按需要指向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
如:日常生活用品需要,住房和交通条件需要等。
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
如: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刊的需要等。
普通心理学3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