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它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对象广泛、层次复杂、内容丰富、随机现象多、工作难度大,必须加强领导,科学管理。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现代组织与管理理论,系统而科学地认识、探讨并掌握其内在规律,从而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与管理。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个传统和优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更加艰巨复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员都要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2页。)同时指出:“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2页。)
一、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领导。实践证明,凡是党委和党政一把手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的单位或地方,群众的精神面貌就好,各方面的工作就能得到顺利开展。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群众思想松懈、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各项工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这是党章对“党的领导”的具体规定。党的政治领导,即党对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是党最根本的领导。它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权和其他组织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本质特征的把握,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完成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必须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制定出既符合最终目标又符合阶段性任务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党同国家机关、经济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关系,把全国人民的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上来。
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认识和解决党的建设的实际问题;去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按照无产阶级世界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性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保证党的思想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战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方面要巩固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又要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挑战,思想战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保证党的思想领导。
党的组织领导,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通过建立和健全党的组织,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党员干部,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建设好党的各级领导班子;通过组织、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使每个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党的组织工作,来保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政治和思想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和具体落实,保证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以及保证理顺党内各种关系,协调各级党组织的活动,保证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和最终目标的实现。
党的政治领导为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的保证。这三者辩证统一、密切联系,有机地构成了党的领导的全部内容。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也主表现为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领导。首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地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各级党的组织通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政策和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其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细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再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确保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第四,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2、实行党政职能分开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是党
第十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