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武陵山区区域发展,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绥宁县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积极融入到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当中,全力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才能获得加快发展的机会。《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绥宁县发展规划》是绥宁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本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强化重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原则,以调整产业布局为重点,以发展旅游产业为先导,统筹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与特色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社会最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20年。第一章基本情况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一)自然条件绥宁县隶属邵阳市,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跨北纬26°16′~27°08′、东经109°49′~110°32′之间,云贵高原东部边缘,武陵山脉西南支苗岭地区,东邻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西连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会同县,南抵通道侗族自治县,北与洞口县毗连。全县辖6个镇、19个乡,县城驻地长铺镇。至2009年末,,其中苗、侗、瑶、壮、回等19个少数民族(主体民族为苗族)占总人口的62%。,城镇人口5万人。绥宁县乃“南疆要区”,处于湘中通往广西、贵州的交通要道上,境内没有水运、铁路和高速公路,仅有S221线连接怀化的通道与邵阳的洞口,S319线连接靖州县和城步县。,距省会长沙县328公里,距枝柳铁路靖州站78公里。区位条件较差,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绥宁县为山区县,溪河众多,大小溪河2500余条,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技术可开发利用188兆瓦,经济可开发162兆瓦,至2009年底,,。绥宁县县境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煤、铁、锰、铅、锌、砷、钡、锑、硅石、钨、锡、金、高岭土、花岗石、硫铁矿、独居石、锆石、石英、油页岩等20余种。现已规模开采的有铁、锰、铅、花岗石等矿种。绥宁县森林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林业资源雄居湖南省首位,甚至位居全国前列。境内杉、松原木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楠竹、马尾松已成为产业化的重要树种;由于实施林业保护,全县生物物种极其丰富,各类植物4500多种,各类动物23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惠花杉等珍贵树种22种,大鲵等珍贵动物17种,国家二类保护树种—“活化石”长苞铁杉群落为世界罕见,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绥宁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南部,总面积38万亩,设立于2005年7月(国办发[2005]40号),曾被联合国誉为“神奇的绿洲”。主要景点有六鹅洞瀑布、铁杉群落、摩崖“天高地厚”、穿岩、古杉群、。江口塘电站景区位于距县城15公里、关峡苗族乡南部。一座长187米、嵌着九扇弧形钢闸门的大坝拦腰截断巫水,形成长约10公里的人工湖。沿途还可观赏梅口峡和冒塘峡风光、石江坪古渡口、吴三桂军铁炮等文物古迹。神坡山景区位于距县城北13公里,党坪、长铺、河口三乡交界处,海拔1139米,山顶古木参天,寺庙藏幽,特别是全国最大的穗花杉群落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是一处集风景、科研、宗教、文物于一体的旅游区。(二)发展水平自2007年我县被国家批准纳入国家中部地区比照西部开发实施范围和比较民族自治县及比较省级贫困县待遇后,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扣“兴农林、强工业、扩城镇、活旅游”四大战略重点,扎实推进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基础工作,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1、县域经济稳中有进。,%,,增长5%,,增长21%,,%,::。,%。,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2元,%。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势头,扩能提质力度加大,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7亿元,%;,%,规模工业税收4780万元;,增长40%,上交税金522万元,增长71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绥宁县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