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小车实验报告.doc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寻迹小车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113班07号姓名:陈奎指导老师:王祖麟教授2012/07/25目录第一章:::::::5第二章::机械特性::寻迹原理:6第三章::控制器::简述::开发工具::硬件电路设计::电源电路::电机驱动模块::红外检测电路::遥控控制:10第四章::::红外传感模块:::遥控模块的实现15第五章:系统调试::设计注意事项:::内部因素::硬件总体调试:18第六章:小论文19附录:小车程序:20小车实物23第一章:绪论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可见其研究意义很大。本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教师已经有充分的准备。本题目是结合科研项目而确定的设计类课题。设计的智能电动小车应该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当今这个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纵观世界范围内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每一次新的进步无不是受新技术新思想的推动。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汽车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伴随着电子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使得汽车日渐走向智能化。智能汽车由原先的驾驶更加简单更加安全更加舒适,逐渐的向智能驾驶系统方向发展。智能驾驶系统相当于智能机器人,能代替人驾驶汽车。它主要是通过安装在前后保险杠及两侧的红外线摄像机,对汽车前后左右一定区域进行不停地扫描和监视。计算机、电子地图和光化学传感器等对红外线摄像机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传来的交通信息,代替人的大脑发出指令,指挥执行系统操作汽车,这就使得智能汽车的发展成为当今的主流,所以就有了这许许多多的智能汽车实验。。汽车的智能化是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成为当今许多科目的综合体。,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目前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的德国汉堡Ibeo公司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2007年4月11日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与公众见面。,外表看来与普通家庭汽车并无差别,,国内在智能车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单位主要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如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沈阳自动化所等。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先后研制出四代无人驾驶汽车。第四代全自主无人驾驶汽车于2000年6月在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全自主无人驾驶试验,。在2004年10月12日的第六届高交会上,红旗无人驾驶汽车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它在高速公路上最高稳定无人驾驶速度为130公里/小时;峰值无人驾驶速度为170公里/小时。并同时具备安全超车和系统小型化两个主要指标。为如此,他们把它称为“中国汽车界的神舟五号”。2005年,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该车有望于两年之内率先在上海世纪公园进行示范运营,并在2010年世博会上一展身手。到时游客只需在公园的入口处按下一个按钮,一辆没有司机的四座敞篷汽车就会从远处开过来缓缓停下,然后搭载着乘客前往他们想去的景点。: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本论文主要是研究3轮小车的寻迹原理及其控制过程的实现。第二章:。后轮控件前进或转弯,前轮根据后轮驱动左右摆即可以实现左右转。这种车模控制简单。小车上的单片机可通过寻迹模块传送来的信号,做出判断,进而指挥小车后轮电机的运转,实现寻迹过程。PWM控制后轮电
寻迹小车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