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重温古典教育传统》读后感平水镇中学胡秀从当初激情满怀地登上讲台到如今随波逐流地讲课,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带给我的不是越来越清晰的教学方向,也不是越来越充足的教学经验,却是令人无奈的重重迷雾:众说纷纭的语文思想,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这一切让我如黑夜行船,找不到前行的目标。静下心来,整理头绪,期望在专业阅读中寻找到曙光。在这时,有老师推荐我阅读刘铁芳主编的《重温古典教育传统》。看到题目,我本以为书中介绍的是中国语文教学的祖传良方,读到内容才发现原先的理解与实际有很大的偏差。但最终它没有让我失望。寻一脉精神的血气——读“前言”一捧到书,翻开前言只有这么一段话:“今天的教育遭遇的问题是多维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缺少内在的根基,这使得当下的教育实践正陷入一种近乎赤裸裸的功利主义之中,难以自拔。重温古典教育传统,不是基于保守和怀旧,而是试图给当下贫困的教育寻求一脉精神的血气”。反思中国的教育确实缺少了很多东西,单就语文教学而言,我想,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多快好省”,缺少应有的耐心,缺少对科学规律的认识,才使得道路越走越窄,越走越暗。作为语文老师,我平时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范围,视野狭窄,不能站得高,想得远。正所谓“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希望在阅读过程中理清头脑中尚处于迷茫状态的教育教学观念,“寻求到一脉精神的血气”。点燃心中的烛光——读“首要问题”刘铁芳先生在文章开篇就提到:对问题的把握直接预示着我们行动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致力于改善今天的教育现实的时候,首要的问题并不是心急火燎地开药方,而是,首先是把脉,把捉今日教育问题的深层问题脉象。在平时,发现学生阅读能力弱,就加大训练力度,发现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就整天审题、选材挂在嘴边,可是到最后,头痛不见好转,脚痛也没解决,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明确,隔靴搔痒自然没有多大效果。刘先生的这句话说的是整个教育的问题,可是作为语文教师,我反思:是否清楚自己的教学问题,把脉是否到位、准确?是否闹出了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笑话?放慢脚步,细思量:根本问题到底是什么?怎么能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点亮心中那美好温暖的烛光,带给自己和学生不一样的语文课堂吧!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读“读书课”钱理群教授洋洋洒洒的读书笔记,让我对严凌君老师的《读书课》印象深刻。两年多来,我和同事们在“扩大学生阅读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其中的酸甜苦辣也算体验了一番,所以看到严老师的探索实践,真有寻到引路人之感。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要想学生有质的提升,语文老师的素质至关重要。看来,对自我的修炼时刻不能放松,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诚哉斯言。一段时间不看书学习,和学生谈话马上变得艰涩无味了。特别是看到钱教授说“好的中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老师的某一句话,学校的某一次活动,影响学生终身——决定他职业的选择,人生的道路,以至命运,这样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几乎每一个过来人都可以举出许多例证”,更觉得自己责任的重大。让我从此记得,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精神素质要由此开始:爱读书,多读好书,勤写作,从中养成书生意气,保持书生本色。在对“读书课”心向往之时,我也更坚定了开展阅读教改的决心。严老师的实践取得的精神和学科的效果都给人很大的鼓舞,读书课等阅读活动的开展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eamclb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