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1:囊性肾癌的临床及病理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肾癌的2%~15%。病理组织学可将囊性肾癌分为4种类型,①单房囊肿性囊性肾癌,②多房囊肿性囊性肾癌,③肾癌囊性坏死,④单纯性肾囊肿恶变。由于囊性肾癌与单纯性肾囊肿在术前难以作出可靠的鉴别,误诊率相当高。因此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是临床医生的迫切要求。2:囊性肾癌与肾癌囊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囊性方式生长为主的肿瘤,后者是实体癌的广泛出血、坏死囊变而成。据Hartman等(1986)统计,囊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10%~15%。囊性肾癌的发病机制总体上还不很清楚,但认为可能是(1)肿瘤出血,坏死,囊变;(2)囊肿壁发生肿瘤;(3)肿瘤阻塞肾小管形成囊肿并将肿瘤包绕于囊内;(4)囊肿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部分以囊性方式生长,囊壁和囊间隔覆盖一层或多层肿瘤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在囊壁或向囊内生长。确切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囊性肾癌的CT表现囊性肾癌的CT表现各异,根据本组影像结果显示,囊性肾癌主要有以下CT表现,(1)平扫囊内平均CT值较单纯囊肿偏高,约15~20 HU,而单纯囊肿CT值 一般为10 HU以下。(2)囊壁连续性中断,向邻近肾实质浸润低密度影。(3)囊壁厚薄不均,有向囊内或囊外凸出的壁结节,可明显强化。(4)部分囊壁模糊。(5)平扫囊内密度不均者,增强扫描囊内可出现不均匀强化,CT值可达35 HU左右。(6)冠状位后重建图像显示为不规则形囊性肿块。(7)囊壁弥漫弧形钙化,良性单纯囊肿很少见,是否为囊性肾癌的典型征象尚有待商榷。4:囊性肾癌的B超表现 B超上可见囊性肾癌为边界较规则的球状体。一般将肾癌分为三种形态,囊肿型,分隔型和结节型。,分隔型和结节型在B超上可见到不规则的分隔,呈高回声。囊肿型在B超上可见一个或多个囊肿样液性暗区,与单纯性肾囊肿无法区别。多普勒B超是区别单纯性肾囊肿与囊性肾癌的重要手段。囊性肾癌可见较为明显的血流,血流呈抱球状或条状血流。分隔型和结节型可见血流位于分隔区。而单纯性肾囊肿无此表现。这是鉴别两者的最重要的要点。当单纯性肾囊肿出现囊肿内出血、钙化时,两者区别不明显,此时,多普勒B超上由于钙化等无血流表现可资区别。4:囊性肾癌的诊断由于囊性肾癌与单纯肾囊肿不易鉴别,因此,囊性肾癌常常被误诊为单纯肾囊肿。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虽然囊性肾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尽如人意。CT和B超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率。CT上可见单发或多发的肾囊肿,以单发的囊肿多见。单纯肾囊肿表现为囊肿壁光滑,增强扫描无强化。囊肿内容物呈水样密度。与单纯肾囊肿不同,由于肿瘤内部有出血,囊肿
囊性肾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