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与DIC的输血治疗广州血液中心田兆嵩1妇产科输血涉及的范围妊娠期生理学与血液学的特点输血与妊娠的相互作用 成分血在产科的应用RhD阴性孕产妇的输血Rh型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疔习惯性流产的输血治疗妊娠合并慢性贫血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妊娠合并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综合征)2妇产科输血涉及的范围产科出血的输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输血治疗异位妊娠的自体输血妇科肿瘤手术的自体输血产科自体输血胎儿宫内输血治疗3产科出血和DIC概述产科出血和DIC是病理性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全世界每年因这一原因直接导致死亡的孕产妇高达30%。其中,产后出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导致产妇死亡的前五位因素之一。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和40%。由于孕产妇处于血液高凝和低纤溶状态,容易受到促凝因子的影响而诱发DIC。4产科出血产科过量失血是指经阴道分娩第三产程结束后失血超过500mL或剖宫产后失血超过1000mL。临床估计失血量往往存在明显的低估,且这一定义标准没有包含显著的分娩前出血。5产科出血在健康的孕妇中,由于妊娠期生理性血容量增加,产后出血量达1000mL,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而贫血或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不理想(如子痫前期)的孕妇中,低于1000mL的产后出血亦可危害母体。因此WHO定义的产后出血量将逐渐失去意义。6产科出血更为确切的定义产科出血更为确切的定义应该包括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有意义的产科出血可以定义为出血量超过1500mL,围产期Hb浓度降低>40g/L或需要紧急输注红细胞>4U(欧美国家是以450mL全血分离的红细胞为1个单位)。治疗目的都是为了根除出血原因,同时维持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和氧供。7产科出血更为确切的定义WHO定义的产后出血量500mL当被视为警戒标准,临床上应当根据孕产妇个体对失血的反应制定治疗标准。对健康孕产妇而言,通常的治疗标准应为失血量超过1000mL。8产科出血更为确切的定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提议的产科出血分类标准将血容量丢失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进行评估。FIGO对严重产科出血作出的定义是需要输注红细胞≥4U(45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为1个U)。9分类产科出血按照其发病阶段的不同分为:早孕期出血;分娩前出血;分娩后出血。传统的产后出血概念仅指分娩后出血,根据分娩相关出血发生的时间分为早期(原发性)产后出血和晚期(继发性)产后出血。10
产科出血与dic的输血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