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吹奏时的呼吸
呼吸对一个管乐吹奏者来说,除了满足身体的气体交换需要外,还是管乐器发音的动力。
管乐器的发音是由于发音体的振动(如簧片、嘴唇等),引起管内空气拄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向管内不断的吹气,吹进的气流使发音体和气柱振动。这时气流的作用就似弦乐器上弓子的作用。
管乐器中的发声体可分为三类:
1. 号嘴类——发音体是吹奏者的嘴唇,全部的铜管乐器属于此类。
2. 簧片类——发音体是簧片,包括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和大官。
3. 唇音类——靠空气与吹口的锐角摩擦而发音,长笛属于此类。
以簧管乐器为例,就是靠固定在吹嘴上的簧片振动,然后引起管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要使从簧片的振动开始,以致整个管内空气柱都产生振动,同时发出悦耳的乐音,就要求吹奏者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吹奏其他管乐器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掌握正确的呼吸的方法,对管乐的发音、力度变化、吐音及音乐表现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实,凡是能将任何一种管乐器吹响的人,都运用了一定呼吸方法的。特别是对吹奏过多年的人来讲,更是如此。只不过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或不完全自觉的在运用某种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可分为三种型式:
2、腹式 3、胸腹式
1、 胸式——吸气时,胸廓中部向前和两侧扩展,肺主要是横向扩大。(由于横膈膜基本没有下降)
2、 腹式——吸气时,胸廓下部扩展,横膈膜下降,肺主要是纵向扩大。(由于胸廓中部扩张较小)
3、 胸腹式——吸气时,一方面肋骨外展并上抬。胸腔增宽,肺横向扩大。另一方面,横膈膜下降,胸腔拉长,肺同时纵向扩张。
从上表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采用胸腹式呼吸方法为最好。
为胸式呼吸可理解为肺只有横向扩张,腹式呼吸可理解为肺只有纵向扩张,而胸腹式则可理解为纵横方向的全面扩张,是最理想的呼吸型式,是管乐吹奏中主要运用的呼吸方法。为了掌握胸腹式呼吸法,可先做徒手呼吸训练,练习方法:
两脚分开站立(两脚分开的距离不超过肩的宽度),全身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任何一部分肌肉都不要有紧张的感觉。然后嘴张开吸气,胸、腹(纵、横)同时扩张。特别是胸阔下部两肋要主动扩张(因为肋骨上部和其他骨骼紧连,只有下部扩张的余地较大),整个腰部也向四周扩展。吸气时,喉头不要紧张,使声门能放松的打开,保证气流迅速通畅的吸入肺部。同时胸腹肌肉也不要过分的紧张,使空气很舒张的吸进,感觉气吸的充足饱满。气吸满后,做好吹奏时的口形,腹壁肌很有控制的慢慢内缩,使气流集中,有力而平稳的吹出,而且尽可能将气吹的远些。
整个练习过程可用手摸着腹部,或两手叉腰。这样便于体会腹壁肌收缩和放松的感觉。另外,还可点一根蜡烛,站在一公尺远处,将烛火慢慢吹灭,能帮助体会气息集中的感觉。仰卧床上练习呼吸,对体会胸腹式呼吸也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样不断反复的练习,并仔细体会呼气和吸气时的感觉。徒手呼吸练习可以经常进行,这对锻炼呼吸肌肉很有好处。
用吹长音来训练呼吸是最好的方法,这时的感觉是:
吸气:用嘴角吸气。为口腔的空间比鼻腔的大,可用较短的时间吸入较多的空气。而要吸入同样多的空气,若
腹式呼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