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教育献一计率先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我们今天已处于一个大众传媒时代,以互联网、电视为标志的大众传媒以其特有的优势广泛而强烈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对还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有更大的价值辐射。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众媒介构成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正在日渐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引自《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因此,正确认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探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良策,是我们在大众传媒时代青少年教育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媒介素养是大众传媒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评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大致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7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次为媒介素养教育明确了定义:“媒介素养教育是对现代传播媒介的研究与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知识氛围,作用跟利用传媒达至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是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来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媒体评价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价值。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又缺乏判断力、辨别力和自控力。现代传媒为他们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然而面对光怪陆离、鱼龙混杂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不懂得自我约束,耗费过多时间;导致自我封闭,人际交往能力减弱;依赖图像信息,思维简单化、平面化;信息中夹杂的暴力、色情内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冲动而缺乏理智;强光电、噪声、电磁污染等影响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大众传媒的这些负面效应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的还因此走上歧途。在“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没有媒体教育的信息时代,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媒体即便是天使也有可能变成魔鬼。”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青少年具备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对他们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2、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对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有重要价值。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时代的、社会的因素,也有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而忽视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2007年10月至11月,国家统计局受中央文明办委托,在全国有代表性的省(市),最后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结果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诸因素中“不良文化产品的影响”%,因此大众媒介被称为“没有围
我为教育献一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