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煤矿各系统情况介绍****煤矿矿井各系统情况介绍一、井田开拓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30年。矿井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作业,其中二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净提升时间16小时。2、开拓方式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单水平上山开采。3、水平划分及标高根据初步确定的井口位置和煤层赋存条件,以有利于井下开拓及首采区布置、使上下山具有合理的阶段垂高和服务年限、井底车场位于较好的岩石层位中为原则,设计考虑将全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充分考虑上山长度同时兼顾满足一级提升需要,结合地面工广布置情况,确定开采水平标高为-116m。4、大巷布置及层位选择大巷处于二1煤层底板L7灰岩中,有利于巷道施工及维护。原设计首采11采区运输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L7灰岩岩中,由于实际揭露的岩层变化很大,施工相当困难,11采区运输上山由原设计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调整为布置在二1煤层中。5、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全井田共布置3个采区,均为上山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炮采采煤工艺。6、井筒用途、布置及装备根据矿井开拓布署,矿井初期设有主井、副井、专用回风井3个井筒。(1)主井:,装备一对9t多绳箕斗,钢罐道。担负全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2)副井:,装备一对1t矿车双层二车多绳罐笼,一宽一窄,设钢罐道,玻璃钢梯子间。井筒内设排水管、洒水管、动力电缆和通讯信号电缆。担负全矿井的升降人员、提矸下料、进风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3)风井:,设玻璃钢梯子间,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兼作矿井边界的安全出口。7、井底车场及硐室根据井筒与井下轨道运输巷的相对位置、进出车方向及地面生产系统布置的要求,并充分考虑调车方便,操作安全,通过能力富裕、节省工程量、硐室布置合理以及施工方便等因素,井底车场采用单环卧式布置,利用大巷作为调车线和通过线。副井进出车线各自按容纳1列车(按20辆1t矿车)考虑。出车线一侧设材料车线,材料车线按容纳15辆材料车考虑。一侧设车场绕道,另一侧为主排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硐室。(1)主井装载系统位置主井底装载系统采用“全抬高”布置方式,箕斗装载硐室、煤仓卸载硐室处于二1煤层顶板砂岩中。考虑二1煤底板下距L7灰岩约15m,井底车场水平为-116m。采区来煤经上仓胶带输送机,进入主井井底煤仓。主井采用水平上装载,装载硐室标高为-。(2)井底车场各主要硐室布置副井进出车线北侧布置有主排水泵房、管子道、主变电所等;南侧布置有等候室、保健站等硐室;利用运输大巷东段小硐室设消防材料库。(3)井底煤仓形式、容量和主井底清理撒煤方式矿井设计日产量(Ac)为1818t,按照井底煤仓容量应为(~)Ac计算,井底设立式圆型煤仓,,,高度(含漏斗)21m,则煤仓有效容量约为300t。主井清理撒煤采用平巷方式,布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其撒煤经漏斗下口装车闸门装入1t矿车,编组后由机车牵引至副井,由副井提升至地面。(4)水仓布置及容量计算、水仓的清理方式矿井正常涌水量116m3/h,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水仓总容量不应小于928m3,设计设主、副两条水仓,总容量为1713m3,可以满足要求。水仓设有清仓绞车,水仓清理采用1t矿车人工清理。(5)井下爆破材料库的形式、容量及通风系统井下爆破材料库为壁槽式,容量1600kg。为满足爆破材料库独立通风的需要,将其设置于11采区运输大巷和回风上山附近,爆破材料库采用独立通风,其回风经11采区回风上山汇入风井。二、大巷运输方式及设备1、,两翼单翼运输长度不到2km,主要开采块段煤层走向变化不大,倾角平缓,基本可以保证胶带直线运输和较少的转弯搭接,并在胶带运输经济运行范围内。因此井下主运输方式按胶带运输考虑。2、辅助运输设备大巷辅助运输采用轨道运输方式,由于矿井为高瓦斯矿井,辅助运输采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t固定式矿车运输,轨道上山使用人车运送人员上下。三、采区布置及装备1、采煤方法11采区1109工作面为炮采工作面,采区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采区布置11采区边界浅部以井田浅部边界煤柱为界,深部至二1煤-116m等高线,西起25勘探线,东到27勘探线以东300m处,,,,采区生产能力按600kt/a,。3、主要巷道参数项目巷道名称断面形状支护形式净断面开拓准备-
泰山煤矿各系统情况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