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循环结构-教学设计篇一: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vb程序设计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组吴涛一、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五节《分支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点介绍循环结构for…next展开的。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问题比较简单,算法也不复杂,不画流程图也能比较清楚的描述出来。引入分支结构后,需要根据条件的真假,从两条路径中选择一条执行,算法逐渐复杂,流程图愈发显得重要,所以在介绍循环结构处理问题时时一定要配以流程图介绍。本课内容设计很多程序的分析,以及讨论程序执行结果,如果在教室里面上,写板书的时间就浪费了,但如果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学生只有简单的理性和感性认识,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一环就缺少了,相应认知效果就不明显了,利用网络课件,学生可以自己浏览学习,自主下载认知分析。所以本课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网络课件为辅助,以问题为导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故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认知目标:-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next语句实现计数循环。能力目标:,并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本课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作为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的for…next语句,其格式、功能、执行过程、执行结果、并利用它来解决问题、编制简单程序都是本课内容。学习重点:学会for…next的格式及其含义,理解由for…next编写的程序的过程、结果。学习难点:for…next的格式及其含义,由for…next编写简单的程序。三、教学对象分析1、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高一时学习过在网络环境下浏览、搜索、下载等知识,但很久不接触网络,操作已经生疏了,所以事先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针对性训练,能把网络上的文字数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如把vb程序段复制粘贴到vb程序环境中执行看结果等等。2、分支结构的内容只有上过一次课,所以要求学生事先对上次课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复习。四、教法设计演示法:把制作的网络课件所在的网址告诉学生,引导学生通观本次课所有内容;并从旧知识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复习、提问、新知识的讲解。成果展示法:将学生通过对网页上程序下载到vb环境中执行的正确结果在全班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五、网络教学环境设计1、使用自己制作的主页―――vb循环结构2、学生的计算机上面都装有microsoftvisualbasic软件,可以把所制作的网页上的程序复制到本地计算机上面执行。3、通过top2000教学控制系统向全体学生转播自己的观点、依据、学习成果等。六、教学过程设计2、播放《分支结构》的多媒体课件以供复习之用;3、学生回答复习提问中的三个问题;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课内容自主学习;5、讲解新课,指出重点;6、思考并回答新课中的三个问题;7、进行思考练习阶段,要求学生先看懂程序,并可辅以下载运行得出结果;8、思考题要求学生自主编写程序;9、给出参考程序;10、课后作业思考11、下课七、思考对于适合的内容,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环境教学手段都要比在原有普通教学下的效果要好,但各个学校的网络条件也有差异,机房的合理利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vb对于编写简单的可视效果程序,应该来说完全可以完成,也因为配以可视化界面效果有亲切感,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作为一门计算机入门语言,也应该是不错的。vb的循环结构作为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如能熟练掌握,那么对于以后的编程就又多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篇二:【付晓弓】《vb循环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vb循环结构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学付晓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程序画一个带颜色的圆2、学会使用程序同时画多个圆3、学会循环语句的使用4、能灵活运用循环语句5、体会循环语句的意义二、重点与难点1、了解画圆的语句2、了解循环语句的格式3、能灵活使用循环语句三、教学手段: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屏幕演示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是vb学习的第3节,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vb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这个课的进行创造了条件。教学目标确定合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从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关键点是在对循环语句的理解和运用上面,通过让学生分析程序,基本达到了理解的目的。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上看,学生能按照学件的要求,结合老师的讲解,层层递进地学习,并给以适当的探索空间,既完成了任务,又理解了知识点。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辅以学生
VB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