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北杂剧中关公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北杂剧中关公戏[作者:俞冰来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更新时间:2007-1-17]关云长——作为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关云长”三个字在民间很响亮,无论男女老少都知道他的形象是: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缕长髯;跨下赤兔马,手擎青龙偃月刀。他的英雄事迹:温酒斩华雄,三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刀劈蔡阳,古城聚义,单刀赴会……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尊称他为:“关公”。为他所建的庙宇叫“关王庙”遍布全国,这说明关云长是历史人物中具有特殊身份、地位和影响的英雄人物。关公形象和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首先是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大肆提倡。统治阶级的思想往往是在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历代统治者出于维护政权的利益而歌颂关公的忠义英勇,并屡加封谥,而且层层加码,愈封愈高。从“汉寿亭侯”到“义勇武安王”、“崇宁至道真君”、“壮缪侯”、“忠义神武大帝”、“关圣帝君”等等不一而足。古代也只有孔夫子可以称“圣”,可见关公的地位到底有多高。祭祀关公的庙宇更是遍布全国城乡,他的英雄形象逐渐地被神化起来。其次,民间说唱艺术、讲史小说,特别是戏曲,对关公故事更起着传播推广作用。戏曲作为宋元以来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和绘声绘色的艺术特点,所以,它的影响也愈大。在历代声腔剧种里,关公戏都是很有声色的,特别是在京剧里,关公戏又有长足的发展,它又叫“红生戏”,唱、念、做、打自成一格,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行当(注l)。戏曲中关公戏的思想艺术成就,追本溯源,究竟是以北杂剧中关公戏为嚆矢。本文试谈北杂剧里关公戏。(一)据今所知,北杂剧中关公戏凡十本(注2)。其中有传本的四种,有残曲的一种,仅有存目的五种。现将版本著录和佚存情况胪列于下:一、《关大王单刀会》(元•关汉卿)存著录:《录鬼簿》、《今乐考证》、《曲录》、《宝文堂书目》版本:《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元人杂剧全集》、《孤本元明杂剧》二、《关云长千里独行》(注3)(元•无名氏)存著录:《也是园书目》、《曲录》版本:《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孤本元明杂剧》三、《寿亭侯怒斩关平》(元明间无名氏)存著录:《也是园书目》版本:《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孤本元明杂剧》四、《关云长刀劈四寇》(元明间无名氏)存著录:《也是园书目》版本:《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孤本元明杂剧》五、《刺颜良》(佚名)有残曲著录:《雍熙乐府无名氏杂剧》、《曲录》版本:《雍熙乐府》选双调越调六、《关大王三捉红衣怪》(元•戴善夫) 佚著录:《曹本录鬼簿》、《今乐考证》、《曲录》七、《斩蔡阳》(元明间无名氏)(注4) 佚著录:《录鬼簿续编》八、《关云长古城聚义》(元明间无名氏) 佚著录:《也是园书目》九、《寿亭侯五关斩将》(元明间无名氏) 佚著录:《也是园书目》十、《关大王月下斩貂蝉》(元明间无名氏) 佚著录:《宝文堂书目》(二)《单刀会》是关汉卿杂剧创作中的代表作品,无论从思想上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成就,堪称北杂剧关公戏中压卷之作。该剧故事情节:鲁肃意欲索还荆州,定下三条计策,邀关公过江赴宴。乔国老、司马徽皆以为不妥,鲁肃却一意孤行。关公识破鲁肃诡计,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毅然单刀赴会。席间,痛斥鲁肃,喝退伏兵,最终凯旋。《单刀会》在思想上主要表现出元代社会广大民

论北杂剧中关公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