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提高培训
授课提纲
方圆标志认证中心湖北分中心
第一部分过程方法
过程
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是客观存在的;
过程是相对的;
为了增值应策划、确定过程的结构和运作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运作。
识别过程
识别、确定过程
管理体系是一个过程网络
界定一个过程:输入、输出
识别其在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及与其他过程的关联
过程的所有者(主管)
输出
输出什么(产品、信息)
接受者及其要求
识别过程本身特性及要求
输入
输入什么(产品、信息)
发出者
对输入的要求
过程策划
活动流程
确定过程的活动及先后顺序(流程分析)
确定过程的横向、纵向接口(外部)
流程图
运作(工作)方法
确定每一步骤的要求
确定每一步骤的具体方法
信息沟通渠道和方法
确定监视和测量方法
输出产品特性及测量
过程特性及测量
控制站(监测点)
数据收集、分析及信息传递
职责和资源
分配工作职责(主管、分管、细化到岗位)
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技能、经验
硬件(设备)、软件
过程运作、监测和改进
形成文件(策划的结果);
监视、测量过程能力,分析、积累数据;
发现异常开启纠正/预防措施;
提出新的目标——改进计划;
验证改进效果,文件化。
第二部分 ISO9001-2000标准理解和实施要点
QMS范围(,,)
确定和表达
a、覆盖的产品
b、覆盖的过程(设计、制造、安装、服务、销售)
c、覆盖的区域(分公司、部门、承包经营部分)
变更
a、扩大、缩小(产品、区域)
b、变更申请
c、变更后审核
删减合理性
a、设计(不存在设计活动,无责任)
b、
文件控制()
分类分级和管理权限
a、按文件属性分:管理、技术
b、按制订者分:自订、外来
c、按适用范围:3个层次
审批权限及审批依据
a、分级授权
最高管理者
管代(分管副厂长)
部门主管
手册
程序
作业文件
b、应保存审批证据:
标识
a、文件编号:区分种类和层次;
b、受控印章;
c、分发号。
发放
a、范围确定
b、发放方法和记录
评审
a、全面和个别
b、内容和方法
文件更改
a、换版
b、换页
c、划改
外来文件
a、两种使用途径
b、发放控制
记录控制()
记录的功能
记录的标识(唯一性)
填写要点
归档
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
a、方针的必要性
b、方针的内容
c、方针的制订
质量目标
a、确定目标的作用
b、两种不同的目标
c、目标的量化
各职能部门、各车间的质量目标
a、承接分解总目标
b、针对主管过程特性()
c、全面考虑质量、效率、成本
d、科学性、合理性、便于统计(有数据来源)
统计测量
a、、
b、不同目标不同统计时间周期
评审、修订
组织结构与职责权限
组织结构完善与表述
a、QMS主管部门(人员)
b、组织层次结构
职责分配
a、过程的主管和分管
b、2个部门共管时应明确对象
c、,
岗位职责规定
a、部门职责:分配表、程序、手册各章
b、岗位职责和权限,特别是验证岗位的权限
c、基层岗位职责,各部门自定
内部沟通()
需要沟通的信息
a、上层要求传达下层
b、运行信息报告上层
c、QMS有效性信息()→()
方式方法应确定
管理评审()
输入内容:各过程运行的有效性,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评审方式及重点
a、不是内审总结会
b、不仅停留在汇报
c、要评价QMS有效、适宜、符合性
d、重点是改进项目、确定
输出:改进项目
人员管理()
识别人力资源需求
a、岗位能力要求
b、学历、学位、教育
c、技能、资质证、职称
d、培训:专门知识培训
e、其他素质:沟通、协调、性格、表达
招聘过程
a、识别需求
b、发布信息
c、资质初审
d、面试
e、试用、考核
f、签约
培训(能力、意识)
a、过程:计划、实施、评价、记录入档
b、培训方式及记录
业绩考核
档案:教育、培训、考核(技能)的证据
设备管理()
设备分级及管理职责
a、分级:按对产品、生产的影响程度
b、管理:厂、车间两级负责
c、专职人员、使用人员分工
设备能力标准
a、产量、精度、状态
b、满足产品生产及质量要求
c、完好设备标准
设备检查及记录
a、日常检查
b
内审员提高培训授课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